三會所得榮兒童、青少年服事蒙恩報導

得榮基金會的課程蘊含着生命內容,進入校園後,能藉其來接觸國中生,滋潤青少年的心。隨着疫情嚴峻,得榮基金會的生命課程從校園轉入社區、家中,在老師辛勤耕耘和關懷者們的配搭下,從原有三個穩固的家庭,加入一個新的家庭(其家中成員年齡從國小高年級至高中)。
起初,哥哥在老師的陪伴下成為得榮少年,能彀面對學校嚴格訓練參加校外各種比賽,並獲得許多殊榮,也與母親一同擔負照顧家中弟妹的責任。之後哥哥帶領着弟弟、妹妹加入得榮少年,神的愛讓弟弟、妹妹也成為神的兒女。
我們與這個家進行得榮少年家聚會後得知,他們的親屬、家人有些已經是基督徒,家長也敞開心,和我們共同追求信息。何等奇妙,神的豫定、揀選都有神的計畫與安排,而人所作的卻渺小得微不足道。
其中原有一位得榮少年,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升學,老師和關懷者們就一同關心與代禱,求主為他開路。在服事的過程,生命之靈自然而然在裏面運行,而非用人的能力與辦法去幫助、解決人的問題。雖然每個家庭都有難處,需要面對不同問題;我們都以神的愛來關心,彼此鼓勵。
藉着在家聚會中一同呼求主名,向主禱告,卽使環境不變,難處依然存在,卻能憑着基督帶領得榮少年和家人,從難處中走向平安穩妥的路上。感謝讚美主! (三會所 蕭薇姊妹、李櫻梅姊妹)

一會所得榮少年關懷者蒙恩報導

自五月以來,『得榮少年教育專案』在本會所,共有七位聖徒投入關懷者的行列,目前對福音敞開並通過申請的對象,共有三個家,六位得榮少年。

聖徒因着領受負擔,看見傳福音的管道,就開始交通尋找合適的家。經過尋找,就發現原來兒童排裏確實有多個家符合資格,可藉此有進一步福音的接觸。詢問過程中,雖然有的家長或孩子沒有意願,但藉着兒童排一家一家的溝通,終於有家庭願意讓孩子開始生命課程。

聖徒們進行授課時,學習以互動的方式,將福音藉着課程傳輸給人。一邊授課,一邊觀察孩子吸收的狀況,為着下次的改進。當他們觀察到因着孩子是小四,在學校一堂課只有四十分鐘,再多一點時間他們會坐不住,也沒辦法專心,便鼓勵他們説話。説多説少都沒關係,只要肯説就好,藉此瞭解孩子裏面眞實的想法。例如,有一堂課在討論戰爭爆發時,只能救一個人,你會救誰。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竟有許多有趣的答案。結束後,孩子們還意猶未盡,驚訝這一小時的課程怎麼過得如此快。

同時,聖徒也在陪伴中倍受激勵。雖然授課過程,有時候會遇到很多狀況,孩子們也不一定每次都有很好的反應,但想到羅馬書十章十七節説到:『可見信是由於聽,聽是藉着基督的話』。深覺不是因為人信纔講説基督的話,乃是有人説基督的話,使人能藉着聽而相信。在陪伴孩子時,雖然他們的反應並非如我們所豫期的,但藉着一次次的接觸,從原本坐不住,能往前進到互相討論。

我們發覺一些孩子的家庭因着生活不易,導致家庭教育在他們身上總有不足,特別又是在青少年變化劇烈的期間,行動和思想更容易受同儕的影響。所以隨着得榮少年專案的蒙恩,聖徒們也認同並進到中學生專項的帶領:『從校園轉到家,從個人顧到家人』。願主藉着眾人的配搭,得着一個一個青少年的家。(一會所 鄭洋義弟兄)

全召會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報導

中學生志向與升學座談,因疫情緣故,於三月十二日在一會所及二會所,分兩個場地同步連線進行,中學生及家長服事者合計一百二十六位參加。

今年剛好是一○八課綱的第一屆學測,不論考題走向或個人申請都無跡可尋,面對未知的將來,青少年及家長都倍感壓力。感謝主,藉着四位大學任教聖徒的見證與分享,給了徬徨的家長和青少年更確切的把握,能放膽在升學上更多經歷主的引導和同在。

聚會前段,是在大學任教聖徒的見證分享,一位聖徒見證,他原本想讀臺大電機,便向神禱告,如果神帶他去最適合的學校科系,他就願意成為神的兒女。結果考上臺大機械系,因而想轉系;但是讀了以後纔發現原來喜歡的是機械,神的確豫備了最適合他的,因此他受浸得救了。得救後就過正常的召會生活,並入住弟兄之家,甚至之後攻讀碩博士,更參加全時間訓練。

另一位聖徒則見證,大學聯考時心情很忐忑,但信主後覺得很平安,覺得信主是一件光榮的事。雖然後來選擇讀中文系,好像不怎麼樣,但是主讓她看見,語文能力的表達是很重要的。後來對『人』的問題充滿疑惑,主開啓她,認識人之前,要先認識神。

聚會後段,教職聖徒們回答問題的部分,其中説到,面試時穿着要得體,需要培養談吐及説話的能力,更要切中要點並快速反應。尤其,説話和我們的所是要相稱,如馬太福音五章三十七節:『你們的話,是,就説是,不是,就説不是;若再多説,就是出於那惡者』。

末了,教職聖徒勉勵我們,自我學習能力要不斷提升;學習在生命中作王,管理時間、情緒,確立人生的目標,為永遠的生命勞力。並分享腓立比書二章十三節:『因為乃是神為着祂的美意,在你們裏面運行,使你們立志並行事』,以及以弗所書三章二十節:『然而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願主祝福並加強每位青少年!(七會所 唐以撒弟兄)

中學生期初特會暨福音聚會報導

在經過寒假假期後,全召會青少年於二月二十日早上在南北區兩個場地,同時連線,舉行了中學生期初特會。此次期初特會,是近期難得的實體特會。青少年及服事者,在超過百分之百的報到率下,共有二百九十五位參與。

弟兄姊妹召聚一起,由高年級青少年帶領奉獻的詩歌,『在今天,更新奉獻,一生隨主往前…』(補充本詩歌871),眾人如炭火堆加,彼此激勵,靈裏焚燒,並為着下午各場次的福音聚會一同禱告、聯絡、試講。各會所青少年藉此機會,在主的話中,在聖靈裏,彼此相調,讓疫情期間因着空間、距離限制而產生的陌生感,在火熱的靈裏逐漸失去。

本特會負擔有兩面,第一面是聚會的信息,需要從撒母耳記中的三個人物學功課;第二面是福音的負擔需要再被加強,當天下午各會所卽舉行福音聚會。在信息交通上,我們看見神何等渴望,要在陳腐衰微的老舊祭司體系(由以利代表),得着一個新的起頭(由撒母耳代表)。這需要有人是被獻上,對主的話、對主的聲音有感覺、有回應。弟兄們題到,我們最常操練的呼求主名,在我們身上,那個呼求是不是新鮮的呢?還是只停留在形式化的實行?哦,何等需要被拯救,藉着呼求『主耶穌,我愛你!』得着主新鮮的灌注。

此外,也要從大衛身上看見,他是顧到神同在而有神同在的人。『大衞日見強大,耶和華萬軍之神與他同在』(撒下五10)。我們也要操練,不僅在要求主祝福的時候來找主耶穌,更要在平時就顧到主在我們裏面的感覺,保守我們在主的同在中過校園生活、家庭生活。

中午會後,青少年回到各會所,北區分為四個福音組,南區分為六個福音組,共十個場次來進行福音聚會。有一百五十一位青少年,另有服事者及聖徒五十七位,合計二百零八位參加,邀請了四十三位的福音朋友,將近每三位青少年就邀到一位福音朋友的比例,相信這對青少年是很大的激勵。此外在經過代禱小卡約有七十週的禱告操練,我們相信殷勤撒種的必能歡呼收割。(四會所 劉維庭弟兄)

得榮少年及家長-分享

生活充滿樂趣

我最喜歡公共服務,可以幫助人也讓自己開心。每到快樂學習課程就會想參加,因為在這裏讓我溫暖又快樂。在學校和同學不怎麼聊天,但這裏讓我感覺每個人都是朋友,有甚麼事都可以聊聊。卽使很孤僻不愛説話,但上魔術課還是會和別人討論,因為『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成為得榮少年之後,心情漸漸沉澱許多,不像以前那麼不開心或是搞自閉。學會遇到問題先想一想,不要衝動或倉促作決定。遇到和朋友吵架,要先反省自己有沒有作錯事?再好好檢討或是想辦法解決。關懷者阿姨們很關心我,尤其是志工阿姨。在難過或有疑問時,會給我一些意見方法,或和我一起想辦法解決。我眞的很感謝關懷者們,願意花時間陪伴我們。感謝基金會在我困難時幫助我,給我交朋友的機會,也體驗許多新鮮好玩的活動,覺得生活充滿了樂趣。(十會所 羅暐智弟兄)


我們家的三個小孩已邁入青少年時期。面對叛逆期的他們,身為阿嬤的我很難規範他們的言行。去年經由弟兄姊妹及關懷者的交通,認識得榮基金會,盼能藉由相關課程,來引導他們有正確的生活態度及學習方向。

我們參加了生命教育課程,以及得榮基金會第十期快樂學習營。內容包含生命教育、才藝學習課程(黏土班、趣味魔術班、自由搏擊班)。生命教育課程中,志工分享他們的生命故事,內容很精彩,是少年們學習的好榜樣。快樂學習營則是提供多元學習的途徑,除了學習才藝、培養興趣,還能學到一技之長。另外公共服務讓得榮少年體驗當志工,服務社會,知道如何為社會付出自己的力量。

去年有疫情影響,但課程並不中斷,改為線上進行。每個專題演講,董事們熱誠分享生命故事,期勉得榮少年要有認眞學習的態度,積極上進的心志。在去年十二月十一日,我們結訓了。在此感謝得榮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減輕我們沉重負擔,並在疫情期間提供家庭紓困;感謝你們對得榮少年家庭所有的幫助與關懷。(十會所 余明珠姊妹)

1 2 3 4 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