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會所畢業聚會及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報導

  十六會所在八月六日舉辦畢業聚會及得榮少年生命成長園,共有三十五位青少年參加,其中參與得榮少年專案的青少年有八位。當天早上全會所集中主日聚會的後半段為畢業生聚會。此次畢業聚會的負擔是盼望顧惜召會中的畢業生,使他們在人生的轉彎口得着加強;另一方面也請畢業生豫備分享個人或召會生活中的蒙恩,藉此展覽基督,吸引更多人同過召會生活,這些見證也能成為眾人的祝福。
  畢業聚會的開頭播放畢業生的影片,紀錄他們平日的召會生活及成長的過程,許多有趣的片刻再次播放出來,之後有畢業生的見證及青少年詩歌展覽,其中幼兒園及參與得少專案的青少年畢業生們也上臺見證他們的蒙恩,使眾人看見從嬰孩和喫奶者的口中,使讚美得以完全。最後也豫備了畢業禮物,在全會所的祝福下頒發。藉着這樣的聚會,不僅關心久不聚會的聖徒,也展覽了召會生活,使眾人得鼓勵和加強。
  下午的生命成長園安排青少年們一同來作餅乾,並分送到四位年長聖徒家看望。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大家同心合意,分工完成糕餅製作之各項服事。等待餅乾出爐的過程中也有聖徒拿出拍立得,幫大家紀錄生活並用於布置會所,現場充滿餅乾的香味及歡笑聲,眾人深感在神的家中何等甜美。
  在出發前我們眾人再次集合,一起學唱詩歌,豫備到長輩家中同唱,此外也教導到長輩家中該注意的事項,包括打招呼、如何送出手中的禮物。這樣的過程使青少年們不只是玩樂,也有生活的學習。
  在看望的過程中,年長聖徒流露出對青少年們的關懷與喜愛,許多年長聖徒豐富的生命經歷,也使青少年得着供應。雖然規劃活動的過程常需要服事者們絞盡腦汁,但主使眾人配搭在一起,從豫備見證、禮物、作餅乾、準備材料、車輛等各項服事等各個都擺上。這樣的活動也見證召會是神美麗的園子,何等喜樂眾聖徒能在其中一同成長。 (十六會所 崔宇辰)

十五會所兒童品格園蒙恩報導

  兒童品格園舉辦於八月十九至二十日,主題是『親』,故事是『好撒瑪利亞人』。總共九十九位參加,其中二十七位福音家長及兒童、三十一位聖徒家長及兒童和四十一位服事者。
  此次安排四個『親愛人和親近神』關卡。第一關『愛的套圈圈』,讓孩子親一下父母或幫忙按摩的任務,增進親子間親密的互動。第二關『愛的小幫手』,讓孩子化身撒瑪利亞人,操練照顧受傷的家人。第三關『愛黏在一起』,照關主指令黏住身邊有特定物件的人,過程中與同伴們拉近距離。第四關『愛的禱告』,弟兄姊妹配搭陪伴每一個家的父母與孩子彼此代禱,甚至福音家庭,也一同呼求主名來親近神。
  因着兒童排説到『公』的性格,培養孩子們有公德心、要顧到別人的觀念;若遇到沒有公德心的或表現出自私性格的小朋友時,就容易定罪人。這次『親』的性格,平衡了這個觀念,讓孩子們知道,因着有主耶穌,所以可以來愛周遭,甚至是不可愛的人。當周遭的人表現出不開心時,很可能是跟故事裏被強盜打的半死的主角一樣,遇到了搶走我們時間、體力、精神的強盜,所以會有許多負面的情形出現。鼓勵孩子們可以擁抱辛苦下班的家長,主動關心同學、朋友,作一個親近神、親愛人的小神人。
  一位聖徒見證在邀約上經歷主的恩典。過程中向主禱告:『主阿!人在那裏?你説孩子要來到你面前,不要禁止他們,如今怎麼還沒約到人?』心裏難免洩氣,但藉着一個個邀約並代禱,許多福音家庭後來都順利報名品格園。也有福音兒童在第二天出遊時説等一下下車不想玩,但藉着姊妹在車上不斷的代禱,下車後的控窯活動讓孩子覺得好好玩,就這樣完全敞開相調的活動,回家路上也一直説好好玩,可惜弟弟沒有來。
  這次品格園於六月份開始,每週服事者會在線上一起為服事及福音朋友禱告,並每兩週於主日會後用餐交通。後續回訪有許多福音家庭表達願意讓我們去家中有十五分鐘的親子時間作家聚會。感謝主!在身體的禱告及交通中覺得輕省,使彼此被調在一個身體裏結果子並同被建造。(十五會所 陳柏諺、李卉婷、謝雅惠、林芩卉)

十三會所蒙恩報導

  十一和十三會所在八月五日舉辦暑期兒童品格園。從四月份開始,在藝文特區附近有四個比較大的公園,輪流舉辦公園兒童排,一面藉此把邀請卡發送到家長的手裏,另一面也邀請家長們加入會所新成立的LINE羣組。在羣組中每天都會有性格、育兒、夫妻等不同類型相關的貼文,還有兒童排、幼幼主日、戶外相調的照片及訊息,希望藉此將福音家長牧養在羣組中,能彀在活動完後還能持續的牧養。特別是在這一次的報名中,有一位家長就是藉由參加公園兒童排而進到羣組,並且主動報名暑期兒童品格園,這使聖徒很受激勵,看見勞苦耕耘的收穫。
  這次活動有四十五位兒童報名,實際報到為三十八位,報到率達百分之八十四點四。其中有牧養在羣組中的孩子與家長,有聖徒社區的鄰居,以及參加兒童排的孩子。這次也和會所附近的里長聯繫,借用社區的活動中心,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可以使用。這次的主題是説到『深』,希望藉由簡單的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孩子們認識不膚淺、不表面的涵義,更進一步教導在追求學問及眞理上,能追根究底、深入挖掘,希望藉由活動來眞實體驗這些內容。
  這次暑期兒童品格園,會所的聖徒們幾乎全部出動,有青少年、青職擔任隊輔,有些媽媽們雖然帶着孩子參加,但仍配搭在課程及帶動唱的服事中,青壯與中壯的聖徒也配搭製作道具及會後的整潔,甚至也有年長的聖徒一起來幫忙,不僅是全會所動起來,更有一代傳一代的感覺,代代都有人接續兒童的工作。
兒童是大的福音,願主繼續祝福祂在桃園的福音工作,不僅要撒下更多福音的種子,更要接觸的青職及青壯的家長們,有機會被調進召會生活中,使召會更加的年輕化。 (十三會所 陳逸峯)

十四會所蒙恩報導

  感謝主,今年六月移民至美國與妻子定居在阿爾巴尼亞的張弟兄,陪同着其母親與兩個女兒回到臺灣探訪親友。第一次遇見他們是在家中的青少年小排,那時大女兒VERA與小女兒EVA感覺很害羞,在陌生的環境很拘謹,放不開;也因着她們的母語為英文,故在溝通上有些限制;卽便如此,張弟兄與其母親,還是期許在臺灣的這兩個月,他們能實際體驗青少年的召會生活。
  神的生命是可以衝破一切限制,並且孩子的靈是敏銳且清潔的,雖然VERA與EVA在阿爾巴尼亞並無青少年的聚會,個性也比較害羞、怕生;但神造我們是團體的生命,大家藉着在小排中唱詩、禱讀、禱告、讀信息、玩桌遊,使彼此之間的間隔與帕子逐漸除去,她們更加投入與敞開並分享在阿爾巴尼亞的生活,甚至願意付代價參加青少年暑期特會。
  在青少年特會中,卽便有語言上的限制,但因着父親全程陪同及繙譯,不僅孩子受成全,家長也一同蒙恩。在特會中,難得可貴的是EVA願意同住在中原宿舍與同伴過團體的生活,一同積極操練;VERA雖無住宿,卻每堂課皆出席,唱詩、背經、闖關都願意參與,為團隊爭取榮譽。也十分珍賞青少年們,雖彼此不熟悉、溝通不容易,但大家在身體中,仍舊相互顧惜,在愛裏扶持,青少年們也勇於踏出舒適圈,用不同語言與她們有交流跟互動,有些時間釋放的青少年在平日也與她們有相調。青少年的敞開與盡功用,就如特會信息題到要作神忠信又精明的奴僕。弟兄姊妹在召會中將基督當作食物,分糧給人,神的話就成了我們生命的供應;因着神的愛,我們以恩慈相待。這樣的操練,不僅親近我們與EVA、VERA之間的關係,更使她們感受到神家裏的溫暖。
  在張弟兄一家離開前舉辦了歡送聚會,弟兄姊妹與青少年們來到十四會所扶持,一同體驗包水餃、煮水餃,以及聽他們一家離別前的分享。大家非常喜樂,也感謝神賜給我們這樣的機會能認識彼此,一同珍賞裏面寶貝的基督。
  『本於祂,全身藉着每一豐富供應的節,並藉着每一部分依其度量而有的功用,得以聯絡在一起,並結合在一起,便叫身體漸漸長大,以致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弗四16)每個肢體都是神所揀選的,生命的供應是從基督而來,我們已經長到祂,就是我們的元首基督裏面,所以肢體的長大,是為着建造基督的身體。願主繼續祝福張弟兄這個家在當地的開展及見證,將更多的人帶進召會生活。(十四會所 黃凱彥、黃廖以琳)

十二會所幼幼排蒙恩報導

  二○二○年至二○二一年初,幼幼排穩定來參加約四位孩子。姊妹們當時對人數上有負擔,便帶着孩子們一起為此禱告。孩子童言童語的禱告:『哦!主耶穌,求你讓幼幼排有很多小朋友來,感謝讚美你。』主應許了這樣的禱告,在二○二三年幼幼排穩定參加人數約十位。因着孩子們的聚集,把十二會所的青職和福音朋友更多的調在一起,福音朋友的孩子常這樣問:『媽媽,今天有幼幼排麼?我想去幼幼排!』
  看着這些年幼的孩子,從在聚會中跑來跑去,到安穩的唱詩歌、聽故事和背經。最近更操練擔任小老師,帶着其他孩子們作活動。他們的成長,更是激勵家長要用神的愛來愛小朋友。不僅如此,盼望能彀把這位上好的基督供應到每個家中,不僅要得着孩子,更要得着父母,也得着一起服事配搭的姊妹們。雖然時有疲憊,時有瓶頸,但深信主所作的超過我們所求所想,這是何等喜樂和美好。
  一位媽媽見證:『然而神能照着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三20)在二○二一年四月,主興起的環境使她辭去工作。在這之前,時間總是被工作和世界霸佔,過着不正常的召會生活,更不用談服事兒童。何等奇妙,在同一時間,十二會所的幼幼排,也因為姊妹們有調動,缺少服事人位,同區聚會的姊妹,知道情形便開口邀約,加入幼幼排的服事。回頭看,一切都有主的美意。因着與姊妹們一同在兒童的事上配搭交通,把她這個流浪在外的贖回,恢復正常的召會生活。
  姊妹剛加入兒童服事的時候,很是新鮮,熱切的規劃每週要帶甚麼詩歌、講甚麼故事與活動。隨着服事的日子漸長,不知不覺就用頭腦和『己』在作這些事,當不彀儆醒,下沉的靈就會出現。然而主就是藉着這樣的情形,來破碎姊妹並向她説話,開她們的眼,要操練不憑天然的人來作,乃是要憑着祂的大能與神的旨意。(十二會所 張李冠瑩、謝林秀洵)

十一會所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在疫情前十一會所有社區排以及與十三會所一同的青職排,因着人數繁增而增排,分成十一及十三會所的青職排。疫情後,十一會所的小排從線上恢復成實體聚會,合併為社區青職排,時間為周五晚上的八點。一開始恢復的情形不太理想,藉着弟兄們的交通與幫助,彈性調整為各家探望及親子小排。
  有姊妹見證因着有會前愛筵,彼此交通及顧惜而恢復了週週晨興及小排的生活;也有家因着親子排顧到孩子的需要而使父母的心敞開,進而被恢復及打開家。有聖徒也因着週間的牧養,渴慕一同有分小排的生活,願意出代價調整平常的作息時間。
  目前小排平均有八位大人及四位兒童一同聚集。去年十月和今年一月,分別有兩個家第一次開家,現在也成為固定打開的家,目前共有四個家為着聖徒小排聚集輪流開家。小排前,青職聖徒會相約一同用餐交通,在家中或在外的餐廳,彼此有顧惜,生活上也更多相調,成為彼此托住排生活的力量。在聚集中,藉着一同享受詩歌,把我們從繁忙的工作中再帶到主面前,就像補充本三百零五首所説,『主耶穌,你美麗奪了我心,我全心向你完全敞開,』不僅脫離許多霸佔及纏累,也釋放脫離宗教的義務,單純渴慕在靈中一同相調,享受主的説話。
  小排目前進入的信息為配合當週晨興聖言進度的職事文摘生命類,幫助聖徒們能更進入當週的負擔,在生命的經歷上能更豐富。聚會中主話語的亮光及供應,使大家得以被加強到裏面的人裏,在會後的交通中更渴慕彼此聯結,常常相約一同參加聚會、傳福音、用餐相調,或有分於配搭服事。
感謝主,求主使眾人能更同心合意,在不朽壞之中愛主並彼此相愛,照着神所命定之路,實行召會生活。(十一會所 賴正倫)

十會所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隨着疫情趨緩並暑假的到來,十會所也開始豫備兒童暑期園地的規劃。從三月開始,聖徒們每月來在一起豫備並為這次負擔禱告。過程中發現各個兒童排都遇到招生困難的情形,希望藉着暑期兒童園地的兒童排展覽,能吸引兒童及家長,使人人能入排,家長也一同陪伴。借助身體的力量,透過廣泛的邀約使人數繁增,福音擴展。
  為着擴大邀約與活動的範圍,不同於已往在會所進行,這次將地點轉移至中央大學的大草地。感謝主,在七月十五日給我們一個合適的天氣,雖然炎熱但在樹蔭下也有微風吹入。當天一共有四十二位兒童,總參加人數為一百一十八位。
  開頭大家一同歡唱『和風輕輕吹』(兒詩913),為炎熱的天氣帶進一點涼意,接着服事的聖徒帶領兒童認識性格故事—緊,並在會後背誦『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為人、愛、信、純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四12)。
  兒童排結束後,進行歡樂的大地遊戲,一路有緊緊相聯、合作踩紙、緊急救援與比手畫腳。大人則留下有會後追求,照着生活圈分組,一同進入信息『美好的家庭時光』。在兒童們歡樂笑聲的配音下,家長們也一同分享見證,如何在家中開始與兒童的家聚會。過程看到許多家長在陪伴上的不容易,聖徒們也鼓勵將孩童帶到召會中,這裏有聖徒們滿滿的愛。活動結束還有各組的頒獎,所有的人都在喜樂當中結束今天的活動。
  這次豫備的過程裏,非常珍賞聖徒們在時間與體力上的擺上,當天需要大量設備的搬運,也一同在配搭的靈裏服事。從場地的佈置到會後的收拾,都同魂與福音的信仰一齊努力。還有聖徒豫備綠豆湯,不僅溫暖大家的胃,也溫暖大家的心。這次的活動,也讓許久未見的聖徒們感情加溫,大家在會後更是相約用餐,使這次的活動能彀繼續延續下去。(十會所 曾冠達、黃菖裕)

1 2 3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