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 年 5 月 3 日
請為全召會進入生命讀經追求代禱
全台兒童服事者暨家長交通 5/6(六)09:00~13:00,地點:台中市召會科園會所
全召會青職相調特會蒙恩報導

三月四日在二會所舉行全召會青職相調特會。這次特會的負擔有三點:第一,延續去年青職特會奉獻的火,激勵青職聖徒一同奔跑屬天的賽程。第二,按照以弗所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神經綸的目標是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相調的目的就是要將眾聖徒引進基督身體的實際。第三,展覽已過將五個半月追求馬太福音生命讀經四十五篇信息的蒙恩。
青職聖徒從去年九月二十三日開始共同追求生命讀經,豫計用五年時間讀完五百篇生命讀經信息。藉由弟兄姊妹們分享蒙恩,鼓勵更多青職聖徒珍賞、愛慕神的話,並被神的話重新構成。
為着這場聚集,弟兄姊妹們用三個晚上一起守望禱告,盼望前來的聖徒們再有更新的奉獻,打開追求主話的胃口。原本豫期兩百位弟兄姊妹參加聚會,最後報名青職一百八十六位、非青職一百零七位、兒童二十四位,總共三百一十七位,實際與會人數將近三百位,主所作的超乎我們的豫期。
聚會當天,聖靈藉着眾人的禱告開始運行。聚會中,弟兄姊妹們唱到補充本詩歌第二百零二首的第五節:『我們已經歷聖徒同聚,是地上最樂的事;藉此我們的靈不憂鬱,且使生活有價值。』靈裏都被挑望起來。接着,有兩位弟兄分享眞理的要點,並有青職聖徒分享自己從這些信息所得的幫助。最後,弟兄們幫助我們珍賞生命讀經,進入信息的四個目的:第一,提供一條簡單的路,以明白聖經中的眞理;第二,解決聖經中一般和困難的問題;第三,將生命供應給聖徒;第四,帶眾聖徒進入神的經綸,達到神的目的,完成神心頭的願望。
聚會結束於全召會的愛筵。在疫情趨緩、卽將完全解封之際,眾聖徒藉着愛筵彼此喜樂的相調在一起,也使服事的聖徒們重溫疫情前飯食服事的熱切和喜樂。藉着這次的聚集,全召會的青職聖徒們再次將炭火堆加,彼此鼓勵、互相激勵,盼望去年在青職特會中的奉獻與享受,能落實在每週實際的召會生活中,並且各個渴慕眞理,被眞理重新構成,為着神家的建造。
(十四會所 林智勇弟兄、十會所 賴正傑弟兄)
十八會所公園兒童排蒙恩報導

約在兩年前,新冠疫情還肆虐流行之際,十八會所實體兒童排的人數也越來越少,甚至開開停停。感謝主,一羣有負擔的姊妹們及全時間的同工,一同禱告尋求兒童排是否能彀有所突破。這時姊妹們想到,距離會所不遠的龍安公園橋下,假日都有許多的父母帶着小朋友在遊戲器材區域活動,下雨天也能遮風避雨。經過與弟兄們的交通後,開始了會所每個主日下午四點的龍安公園兒童福音小排。
剛開始的時候,聖徒們花了很大的心力,纔把兒童及家長們聚攏過來,因為聖徒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團體。當時,一位會折氣球的全時間同工,熱心的在會所教導有意願的師母們折氣球。下午三點,師母們開始製作,四點兒童排一到,就把這些氣球帶到公園現場吸引兒童們前來聚集,並備有集點的小卡片。如果兒童所持蓋滿了章的卡片,就可兌換獎品。
藉此,每週主日下午時間一到,就有一羣小朋友主動並期待的歡迎我們前去唱詩歌、講故事。每次兒童排的人數,兒童部分大約十四到十六位,也有大約近十位的家長,集結在周圍一同聆聽,實在是傳福音、撒種的大好機會。
在這樣的過程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一位弟兄週週提着音響在現場周圍播放當天要唱的詩歌,還準備耳麥,使講故事的講者聲音可以放大,只要音樂響起,大家就知道兒童排要開始了。一位姊妹,負責招呼兒童,使他們聚攏過來。一位老弟兄從家裏帶兩塊乾淨的野餐墊,鋪在地上,讓年幼的兒童可以坐在乾淨的坐墊上。還有兩位年長的師母,專門折氣球,並用大塑膠袋裝好帶到現場,準備作為兒童們的獎勵。其他的弟兄姊妹們,會輪流配搭的帶詩歌、講故事或製作詩歌的海報。在這樣的公園兒童排服事裏,人人盡功用,週週都事奉,也見證了基督身體的榮美。
兒童是最大的福音,藉着這樣的兒童排,使召會有路可以接觸排裏青職的家長,並實行週週走出去,傳揚福音接觸人。馬太福音十九章十四節:『耶穌説,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諸天之國正是這等人的。』求主繼續祝福十八會所的兒童福音公園排,使聖徒們都與主配合,起來作一個讓的人。 (十八會所 房子文弟兄)
為着主的來臨將自己豫備好 第三篇 藉着留意申言者的話,如同留意照在暗處的燈,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我們心裏出現,而為着主的來臨將自己豫備好
信徒留意申言者的話,乃是極重要的(彼後一19上)。申言者的話是神要求我們知道的事,是信徒必須留意的。主耶穌曾囑咐我們,對於申言者的話需要會意;這清楚表明信徒必須重視聖經中申言者的(太二四15,參但九24~27)。
召會若不彀重視申言者的話,就難免在信徒中多有失去信心的,受謊言欺騙的,『因無…認識而滅絕』的,因不儆醒而忘記主的來臨(何四6,帖前五4~6)。
信徒若沒有聖經中的豫言(申言者的話),就會落在黑暗裏(徒二六18,約十二35~36,弗五8~9),今世乃是夜間。當主耶穌來時,天就要發亮(彼後一19下),來世,國度時代,就是白天。
彼得把經上的豫言(申言者的話)比作照在暗處的燈這指明今世乃是黑夜裏的暗處,這世上的人都是在黑暗裏行走、活動。經上申言者的話猶如信徒的明燈,傳輸屬靈的光(不僅供人心思理解的字句知識),照耀在他們的黑暗裏,引導他們進入光明的白晝,甚至經過黑夜,直到主顯現的那日,天發亮的時候。在主這陽光顯出以前,我們需要祂話的光,照耀我們的腳步。我們若留意申言者那如燈照在暗處的話,會叫我們得着基督在我們心裏出現,照耀在黑暗中。
我們需要留意照在暗處的燈,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我們心裏出現。『暗處』按原文也可譯為『陰暗地方』,卽骯髒、乾燥、被人忽畧的地方。『天發亮』是隱喻,説明滿了亮光的時候卽將來到,如同晴天破曉,有晨星於黎明前在那些蒙光照的信徒心裏出現。這些信徒藉着留意經上照亮人的豫言之話,得了光照而被照明,這促使並鼓勵信徒切切尋求主的同在,並且儆醒,使他們當主在祂來臨(巴路西亞)的隱密部分,像賊一樣來到時,不至於見不到主。這隱喻必是將來世,國度時代,比作那要在主顯現(來臨)時發亮的天;那時主是公義的日頭,祂的光要照耀出來,衝破今世黑夜的幽暗(瑪四2)。
晨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出現(啓二二16下,參民二四17,太二2,9~10),這指明基督要在這世代臨近結束前,在最黑暗的時候,出現如明亮的晨星。主作晨星的出現,與祂作公義日頭的出現,不在同一時間。晨星的出現是在黎明之前,日頭的出現是在天明之後。基督作公義的日頭,在天明之後的顯現,是公開的向着地上一切的人。祂作明亮的晨星,要在黎明之前,隱祕的向着那些儆醒豫備,等候祂的得勝者顯現。祂要隱祕的將祂自己當作晨星,賜給那些愛祂而儆醒等候祂的人,叫他們優先嘗到祂久離再臨之同在的新鮮(二28)。我們留意經上如燈照在暗處的話,我們裏面就會有像天發亮,晨星在我們心裏出現的光景。彼後一章十九節,題起三種光源—照在暗處的燈、天發亮、出現的晨星。按象徵説,『天發亮』指來世國度時代的晴天破曉。
整本聖經關於基督的豫表,開始於祂作為光,結束於祂作為晨星(創一3,啓二28,二二16下),就是指在國度時代破曉前,深夜中最黑暗時,隱祕出現於愛慕主顯現者心中的基督。我們若一直留意經上照亮的話,我們就會有國度的天在我們裏面發亮,並且在基督作明亮的晨星實際的出現之前,我們就會得着祂如同晨星在我們心中出現。基督作為晨星,要賜給得勝者作他們的第一個賞賜;我們需要為着基督作為晨星的隱祕顯現,將自己豫備好(啓二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