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體驗課程-分享

自從有『得榮少年教育專案』開始,為我們開了一條在課後接觸孩子們的路,也增加許多和社區孩子們接觸的機會。因着對此專案的肯定,我們非常樂意協助社區內弱勢的青少年,藉由生命教育課程,使他們達到獎助學金申請的資格。

從幾年前起,眾人使用會所的場地,幫助想要申請得榮少年,卻沒有機會在學校上過生命教育的孩子,得以參加並體驗活動課程。在課程的活動裏,我們能和孩子們有更多敞開的互動,以及私下的關懷。配合課程分組,人數不多,便能一個一個的接觸與關心,知道他們個別的情形和需要。

我們在社區至少辦過三個梯次的課程,通常是兩個週六,上午三堂、下午三堂,密集的進入十二堂課。在課程結束後,總有孩子問我:『老師,下週還可以再來上課麼?』我告訴他,體驗課程上完了,但接下來還有快樂學習和其他活動,都歡迎他們參加。感謝主!孩子們深受吸引;看到他們上課的反應,我們也是滿心喜樂。願主祝福我們,持續耕耘生命教育體驗課程,接觸更多家庭經濟有需要的孩子和他們家人,使他們也能彀接觸生命、得着生命、享受生命。

這些年來,藉着生命教育,我們確實得着了一些孩子,甚至是他們的家長,成為我們的弟兄姊妹,目前皆仍在牧養中。感謝主,『得榮少年教育專案』眞是主為眾人開的一條新活之路,將福音擴展到社區裏去。相信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當我們願意為主勞苦,主就為我們開路,也把更多的孩子和父母和我們加在一起。仰望主這供應和祝福的源頭,祂是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一位,我們信靠祂,也信擺在我們前面的就是一條康莊大道。榮耀歸主!(十會所 范呂惠玲姊妹)

『得榮少年教育專案』簡介

因着時代與環境的變遷,特別在少子化的衝擊與疫情的限制下,雖渴望帶進更多的青少年進入召會生活,但發現仍有諸多限制。值此之時,主為我們開了另一扇門:得榮基金會在去年更新了『得榮少年教育專案』來擴大服務對象,從校園延伸到社區。因諸多條件限制,生命教育難以進入校園,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圈中,不難發現仍有一些的家庭或青少年,需要生命教育的協助關懷。他們可能因家境清寒或遭逢變故,而影響到人生發展的許多機會。為此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方案,讓符合資格的家庭申請;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彀藉此管道,訪視探望這些青少年與他們的家。藉着關心他們實際的需要,同時也把福音帶給他們。

簡單條列説明,如何申請得榮少年(以下簡稱得少),並如何實際關懷陪伴(詳見申請文件):
一、得少申請對象:家庭缺乏經濟能力,以致影響就學或升學之小學(五、六年級)、國中、高中職、五專(一、二、三年級)在學學生。
二、申請得少時,需同時進行八小時生命教育課程(基金會提供課程教案、投影片,也有相對應的福音家聚會材料)。
三、通過得少申請後,關懷者需要有每個月家庭訪視(這是我們送會到家的絕佳憑藉)。關懷者也需要陪伴得少完成固定時數的關懷活動、生命成長園、公共服務…等(藉此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來牧養青少年。要得着少年人就需要更多『就近』少年人,請參讀『如何帶領少年人』)。

目前桃園市已有二十二位得榮少年,今年目標是新增五十位得榮少年,也就是我們在此向有心願的聖徒們發出呼召:盼望產生更多的關懷者,卽牧養青少年的牧人。陪伴得榮少年(含他們的家庭)雖是個漫長、且有不少項目需完成的歷程,卻讓我們能更多經歷何謂『…信心的工作,愛心的勞苦,並對我們主耶穌基督之盼望的忍耐』(帖前一3)。若能靠主恩典與聖靈的工作,帶領所有少年人,甚至他們一家得救,進入召會生活中,這在主面前,更是有永存的價值!(六會所 滕以勳弟兄)

青少年服事現況

青少年時期往往被喻為成長過程中的『風暴期』,在身體、性格、心理都正經歷許多轉變;但若這段時期能得到正確的培植,就能奠定其一生正向的價值觀,並成為有用之才。自二○一六年起,桃園市正式成為一個召會,青少年服事投入所有的力量與資源,每學期都在以下兩面盡全力得着、栽培與成全青少年:

一、在牧養與照顧上,向下並向上銜接延伸:每年滴水不漏的將高三畢業生,交接到各地的大專服事,也積極利用每次寒暑假舉辦本地大專生團聚。向下延伸方面,由青少年服事團建立完整的小五六學生資料庫(包含家長),提早拜訪並看望小五六學生。並且為銜接之故,鼓勵他們和中學生一同主日聚會。藉此盼望沒有任何一位失落,每位孩子都能蒙保守在召會生活中。

二、在福音上不以少子化為由,每學期至少兩次分各會所舉行福音聚會。卽使疫情升溫,也立卽轉為線上福音,並成全更多青少年在線上積極配搭領詩、見證、短講等所有聚會項目。此外每學期的各校園排,都鼓勵學生們邀請同學,傳揚福音。

此外,我們也藉着生命教育課程,積極走入國中小的校園,雖然規模不大,但仍在信心裏與主合作,擴大接觸人的層面,也持續撒下生命的種子。(六會所 滕以勳弟兄)

南區本地大專生團聚報導

在寒假期間,一月二十九日早上,為南區本地大專生團聚,包含本地大專生五十九位,另有大專服事者、各會所的負責弟兄、關心的聖徒們,合計七十五位弟兄姊妹參與。

原初規劃為實體聚集,但因着疫情逐漸擴散,改為線上聚會。儘管大家無法面對面見到彼此,但這不會成為我們相調的攔阻,反叫我們眾人都調進聖靈的水流裏。

開頭我們享受補充本615首『合而為一,建造成神家』,詩歌告訴我們,當我們合而為一,就能建造神的居所,使神在地上有家,神人同享安息。接下來,安排簡單的暖身活動『聖經接力挑戰』,透過活動讓弟兄姊妹彼此認識,多有相調。

之後大家分組,進入職事文摘第六卷第五期『神需要人』的信息。內容主要題到人與神之間正確的關係,神並非要人照着自己的熱心來為神作事,而是要人順從祂的旨意,順服祂的帶領。這也呼應到撒母耳記的中心思想,神的經綸需要人的合作;盼望我們都交出自己,順從神一切的帶領,都成為與神配合的人!

最後負責弟兄們鼓勵大專生,雖因所就讀的大學,不一定在桃園過召會生活,但不要忘記在桃園有一班弟兄姊妹,依然顧念着我們。如同林前十二章十二節説:『…身體上一切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也許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行動,但感謝主,只要我們在基督裏,我們就是一。

藉這樣的團聚,有兩組姊妹們從上次暑假的團聚開始,相約固定時間交通禱告,卽使分隔各地,但每逢此聚集實在又將她們團在一起。另外,弟兄們也在團聚中彼此供應,交通各地召會生活的豐富,相互堆加個人對主的享受與蒙恩。

眾人在團聚中的相調,並非一個例行公事或工作,乃是經歷基督身體的實際,人人都盡功用,人人都敞開交通,使學生們在假期依然聯於身體,享受這最上好的生活!(六會所 丘至恩弟兄)

九會所青職聖徒眞理追求蒙恩報導

感謝主,本會所青職聖徒固定在每週四有青職排,一同進入聖經的追求。已過從馬太福音,一路追求到哥林多前書,由二位青職聖徒配搭豫備當週的經文內容,學習進入神話語的豐富,並將這豐富向聖徒陳明。也藉着彼此的提問和查讀,幫助眾人更深入主的話。去年十二月,配合冬季錄影訓練結晶讀經的信息,開始進入撒母耳記經文及生命讀經,提前享受訓練的豐富。

『…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太四4)。為着肉身生命的需要,我們必須喫物質的食物;同樣,為着我們屬靈生命的需要,我們也必須喫神的話,作我們屬靈的食物,好得着內裏的享受及生命的長大。在每週小排中,一同讀經、分享、見證,藉着喫喝主話,使我們在屬靈生命上成長,也一同在主的話上受成全。

自去年十二月五日,則開始『一九九四~一九九七年李常受文集』的追求。固定每天晚上九點四十五分線上閱讀,一同跟上高峯眞理的追求。已實行近三個月,目前有七位青職聖徒、四位中壯聖徒,在線上共同追求。個人自己的追求,容易懈怠,無法長久;但在身體中彼此題醒、扶持,就能彀堅定持續的享受主的話,使我們明白主話語的啓示,並被高峯的眞理所構成!

以下分享聖徒的蒙恩見證:很摸着在一九九四~一九九七年李常受文集第二冊『要過神人的生活』這章,講説關於主在地上的為人生活。祂按照天上父的旨意而行,完全放下自己的想法和任何感覺,只單單的為着那差祂來者的那一位的意思而行。並且主在地上的為人生活,完全將神從祂裏面活出來。

主在地上天天過活在釘十字架的生活裏,讓神的生命在祂這為人的生活中活出來。我們需要過釘十字架的生活,把我們天然的己、肉體釘在十字架上,而不在自己的肉體和感覺裏。願眾人都能有這樣的操練,凡事讓神來居首位!(九會所 許晉銘弟兄、劉家豪弟兄)

1 ... 17 18 19 20 21 ...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