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專項動態
桃園市召會大學生九月福音節期報導暨蒙恩見證

又到九月各大學院校開學的時間,爲着各校園的福音開展,在期初特會結束後,桃園大學生有爲期一週的延伸特會暨開展訓練,使大學生們能豫備好在校園中作福音的祭司。
在開展訓練中弟兄釋放信息,開啓大學聖徒對校園傳福音的認識,並加強挑旺他們對福音的熱火。後半段有實際的操練,帶學生們到校園中傳福音接觸人,或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大聲唱詩歌,藉此突破自己的限制,操練靈並在靈裏放膽講說神的話。到了下午,各自回到校園傳福音接觸人。藉着這樣的訓練,每位大學聖徒都靈裏火熱,爲主剛強開拓。
這次全桃大學福音節期出訪人次爲一千八百四十八人次,共受浸三十九人,在各大學院校都有許多的蒙恩:
中原大學的學生聖徒,出去配搭的靈比去年更積極,不只舊生,剛入住的新生對於傳福音也滿了負擔,每位學生的靈都新鮮活潑。
元智大學的學生聖徒,因起初福音聚會無人受浸而過不去,興起團體的禱告一同拼到主面前,並再次更新奉獻,隔天主將果子加給了他們。不僅如此,先前穩定牧養的同學也在這次福音節期中受浸得救了。見證我們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同時,元智校園因着有中原學生聖徒加入配搭,使『讓愛飛揚』的愛筵交通中,得了三個果子。
中央大學的學生聖徒,則是主觀的認識主將這所學校託付給他們;在禱告中看見主的需要是大的,不能單有外面的工作而沒有主的同在,乃是與主配合,與主一同前去傳揚國度的福音。
銘傳大學的學生聖徒,經歷了在身體裏配搭開展的蒙恩。已往福音節期皆是各校弟兄姊妹服事所屬校園,然而銘傳學生們不僅在自己校園盡福音祭司的職分,甚至跨校園、跨地區去扶持福音遊行或福音聚會,不管路程多遙遠,都樂意配搭開展。
開南大學今年雖招生情形不佳,但在衆聖徒的配搭下,得着二百多個名單,並有許多對象是能繼續接觸與牧養。因着衆人多而迫切的禱告,有位同學第一次來聽福音就受浸得救了。
盼望福音節期不是一時的,願這福音的負擔能在學生和聖徒身上成爲一種生活和習慣,個個都宣揚福音並靠福音養生。(十一會所 于艾寧姊妹)
在已往的福音節期裏,我常是第一週很火熱的向人傳福音,到了第二週或第三週,因着功課加增、體力不彀而使福音的火漸漸消退。但是在這次的福音節期中,卻深深體會到配搭的重要性,不只是與同伴間的配搭,還有許多來自各校的學生們一同配搭扶持,經歷到我們在靈裏是一。這股聖靈的大風吹來,使我再有新的復興。
另外也經歷若要將基督栽種到人的裏面,我們自己就要先被主來餧養。當我在豫備福音聚會的短講時,覺得這些詩歌、信息和見證故事,好像也是在說給自己聽的,這些話向我發出亮光。也就是說當我們向人傳福音時,自己就先享受了福音。儘管在短講前,心裏仍有些膽怯、緊張,藉着禱告求主給我剛強壯膽的靈和當說的話,並竭力操練運用靈,把基督的豐富供應給人。(四會所 陳冠霖弟兄)
這次開展是我第一次操練傳福音。一開始只會與人打招呼,遞出單張給人;我向主禱告,求主給我剛強壯膽的靈,讓我能放膽講說祂的話。感謝主,現在可以流暢的講完『人生的奧祕』,甚至邀約人呼求主名。
有次遇見一位福音朋友,她很敞開且願意呼求主名,也答應受邀前來。傳講完後她問我甚麼是受浸,那時有種感覺她會得救,藉着讀經並帶她看浸池,她毫不遲疑的決定受浸。過程中主似乎告訴我,祂揀選了我,乃是要我爲祂結果子。感謝主,她順利得救了;藉着姊妹們的幫助,使我知道後面的餧養纔是重點。想想自己仍在被餧養階段,現在換我來牧養人,真怕自己搆不上。姊妹們說,這並非個人的事,乃是身體的事。我很摸着,我們是在基督身體中一同開展與牧養,沒有人是單獨的。(九會所 梁慈恩姊妹)
感謝主,對於主在校園的工作,我從一開始知道是主的需要,而非我的需要,如今轉變爲這是主所託付我的。當大家向主迫切禱告,我越發看見主的需要是大的。那次禱告之後,我們的靈重新如火挑旺起來,聖靈推動我們,經歷我們不是出去傳福音而已,乃是同着主,與主同工!當我們渴慕得着祂更多,不僅讓主流進我們裏面,更藉着我們湧流出去。雖然過程中會輭弱,一旦同着弟兄姊妹禱告,又再被衆人禱告的靈點活,使我們也渴慕點活我們所接觸的毎一個人。
我們的能力不在於作工多少,乃在於禱告多少。中央大學是主賜給我們的美地,我們需要擔起託付,然而這次我更是經歷到不憑自己努力,作出汗的工,乃是獻上更多的禱告與主同工,在同心合意裏配搭往前。(十會所 廖敏君姊妹)
我是在這次福音節期得救的新人,一得救後,就跟着弟兄姊妹出去傳福音。好幾次遇見不敞開的福音朋友,他們不接受主耶穌,但是感謝主,至少我把主耶穌告訴他們了。因着英語是我的興趣,當我遇見外籍生會上前接觸他們,就算他們不接受,裏面也滿了喜樂,因爲我把福音傳出去了。不僅如此,我也帶朋友們來召會,他們雖然不感興趣,但相信主會在他們身上作事。
然而自己纔剛受浸,還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學習,但我很喜樂,因着福音節期我認識主更多了,也藉着聖經和詩歌,明白主在我身上的旨意。所以不只我成爲基督徒,我的朋友們也要成爲基督徒,使我們能一起享受主,在校園中作見證。(十一會所 戴子恬姊妹)
十四會所青少年蒙恩報導

十四會所青少年主日聚會於去年九月開始,聚會人數平均有七人,含國小、國中及高中生;服事者四人,皆爲青職。今年九月引進家長們一同配搭服事。
藉着弟兄們的帶領,教導我們如何配搭牧養祂的羊。一開始的主日聚會,我們共同追求享受聖經之旅;之後漸漸調整爲青少年各自以一週七天的聖經之旅內容豫備申言,使大家能一起操練並豫備。除了每週的主日聚集,觀察週間的晨晚興和與家長的交通、服事者的交通、以及週三爲着主日的備課、特會信息的進入等,可以看見青少年們內裏的基督逐日發光並鮮活。原本在小組分享中不太開口的青少年,遂轉爲一個一個起來申言,讓神得着榮耀,何等喜樂。
記得有次在特會中,領會的弟兄讓青少年站起來會前禱告,十四會所的青少年姊妹們都站了起來,一個接着一個禱告。此時,有位年紀較小的姊妹由於害羞,等不到跟上禱告的時機,另一位高中姊妹立刻走至小姊妹身旁,陪着她呼求並禱告。姊妹們彼此相愛、活而生機的扶持,讓站在她們身後的服事者非常感動,這樣的舉動勉強不來,一切都是神作的。
因着基督在青少年裏面的增加,擴大青少年的度量,從今年十月開始,青少年們一同操練背經,週間家長和服事者陪伴他們一同禱讀、背誦,並於主日早上八點四十五分的青少年團體禱告時驗收,聚會時展覽。希望主的話更多的住在青少年們裏面,使他們在凡事上都尊主爲大,凡事都有神的說話和顯現。
詩篇一一○篇三節說:『當你爭戰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奉獻爲彩飾,甘心獻上自己。你的少年人對你必如清晨的甘露。』這是我們全體服事者心中的盼望和負擔。願十四會所的青少年們能甘心將自己獻給神,蒙保守脫離這敗壞的世界,一生活在召會中,一同建造召會。(十四會所 王曉嵐姊妹)
桃園市召會兒童排服事者成全聚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九月十六日週六上午九點半,在一會所舉行全召會的兒童排服事者成全聚會,這聚會是專特爲着各會所兒童排服事者的成全聚集。當天與會者超過三百位(其中包含約五十位兒童),二樓會場充滿了人,主耶穌豐盛的恩典也與我們同在,豐盈滿溢的在整場聚會中湧流,讚美主!
這次聚會分成兩個段落,前半段是各會所兒童排實行的蒙恩見證分享。後半段有信息交通,說到『帶進召會永續繁增的關鍵—全體總動員,開發兒童排』。目前桃園市召會有超過一百個小區,但是兒童排只有約七十個,盼望藉此負擔交通,興起更多家打開,人人配搭盡功用,使全召會區區都有兒童排。
在前半段裏,有聖徒們見證藉着兒童排走到戶外,來到公園,得着許多青年的福音朋友及他們的孩子,並因着配搭服事,衆人回轉像小孩子,『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成爲聖徒們的日常生活,而在衆民面前有恩典。也有姊妹們見證幼幼排的蒙恩,不僅孩子們在團體生活中一同成長,父母的度量也被擴大,不再侷限在自己窄小的天地裏,能彀放心且喜樂的享受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也經歷基督的供應。
末了有弟兄見證因着看重兒童,使會所裏的青少年人數增多,以致沒有產生斷層,甚至帶進更多青少年成爲中幹,加強青少年的心志,藉此整個會所的專項服事就有源源不絕的供應,從兒童、青少年、大學到青職,都能彀有良好的循環。
到了後半段,弟兄幫助我們看見藉着兒童排的拓展,全體總動員,人人盡生機的功用,帶進召會的永續繁增。信息中,弟兄用民數記三章的圖畫開啓我們,說到利未人男子『從一個月以上的』,都有照管會幕並營造安寧範圍的責任,所以我們需要更多一個月至二十歲的嬰孩、兒童與青年人圍繞召會生活,使得召會生活得着更多的保護與建造。
最後弟兄鼓勵衆人,『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子流着淚出去撒播的,必要歡呼着帶禾捆回來。』(詩一二六5~6)爲要拯救下一代,心動就要起來行動,只要活力排同心合意,就能有兒童排的成立。不求快速增長,只求堅定持續,滴水穿石,水到渠成。(六會所 張忠永弟兄)
在這次兒童排服事者成全聚會,聖徒交通到一個家庭中,如果只有媽媽在陪孩子,就好像單親家庭一樣;兒童排也是如此,如果兒童排裏爸爸都沒有來,就好像母姊會。所以鼓勵弟兄們來參加兒童排,不然就等於是在外面閒站。
另外,我也非常受題醒,原本以爲兒童排就只是得着兒童與兒童的家,讓孩子不受到這世代的玷污,讓這個家成爲神人之家。但藉由這次的交通,兒童排能使神、服事者、兒童以及衆召會都得着莫大的益處。也鼓勵更多的聖徒們,不論老老少少都可以開兒童排。
我們雖然有高峯的真理,並有深的生命經歷,但若是沒有下一代,這一切就無人可傳承,至終只能像一些基督教團體,賣掉他們的會所。實在加強我們衆人,需要從主再次領受負擔—開兒童排。加拉太書六章九節:『我們行善,不可喪志;因爲若不灰心,到了適當的時候,就要收成。』(一會所 翁世文弟兄)
詩篇一二六篇五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原來兒童工作當流淚撒種,其中包含經營兒童排。開兒童排不需要太多恩賜,只要有心就彀。民數記三章二十八節題到,『按所有男子的數目,從一個月以上的,有八千六百名;他們是看守聖所的。』這裏說看守聖所的有八千六百名,不禁想起我們家是不是在這八千六百名之中。年輕人越多,召會就得到越多的保護。神保護並維持祂見證的途徑,乃是以兒童及青少年爲一道牆,好像人海,『圍繞』着帳幕,『圍繞』召會生活,所以我們需要兒童及年輕人圍繞召會。
完成神計畫的是人,彰顯神的是人,將神的國帶到人中間的也是人,神需要人。我們爲孩子最好的豫備不是別的,乃是正確的人性,性格三十點越早作到孩子裏面,就越佳美穩妥。
最後還看見藉着兒童排的拓展,有四面的受益者:第一,神自己;第二,服事者;第三,兒童;第四,衆召會。我們家雖然想開兒童排,但光帶着孩子去兒童排都有難度,僅是盡力有分兒童排,願主繼續帶領並開路。(四會所 孫魏家樂姊妹)
我們家打開作兒童排快二年,到了今年兒童人數沒有再擴增。在參加此次聚會之前,其實心裏已經定意不想再開兒童排。藉着成全聚會的交通,聖徒的分享,讓我很感動,也鼓勵自己繼續開排下去。要放膽邀約,堅定持續的禱告;若搆不上,還是要禱告,並和弟兄姊妹來在一起同心合意的禱告,繼續在身體裏配搭往前。
很摸着一個見證說到:要給人最好的,凡事要以爲虧欠,並且堅定持續的開兒童排。在遇到環境時,學習依靠主,『主阿,我不能,但我信你能!』詩篇一二六篇五至六節:『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那帶種子流着淚出去撒播的,必要歡呼着帶禾捆回來。』這話使我得着加力,看見兒童排是需要拼到主面前的。已往覺得有開兒童排就很好了,沒想到主給我環境,逼自己到主面前爲兒童排流淚禱告,看見主在兒童排的復興作爲。孩子的生命改變,兒童排人數開始增加,讓我更有力量往前,感謝主的帶領。如今,我會在放學接小孩時,帶着福音單張邀約學生和家長,操練在福音事上往前,使我不憑眼見,只憑信心。一切榮耀歸神!(十六會所 吳陳慧貞姊妹)
十一及十三會所青職排蒙恩報導

去年五月開始,十一及十三會所召聚青職在週中有相調的生活,各樣的青職成全實行約有一年多。然而青職排斷斷續續的維持,爲此弟兄們週週來在一起交通及迫切禱告,並把青職排的負擔傳輸給十一及十三會所的聖徒,好爲青職多有代禱。
今年八月開始,青職排聚集固定改在每週六,起初兩週一次,漸漸青職們覺得這樣的聚集不彀,渴望有更多的機會一同相調、追求真理。主聽了青職聖徒們的禱告與心願,興起社區裏的一個家,週週爲着青職排把家打開,提供青職們溫馨的場所來享受豐富的真理供應,並一同用餐相調。目前計有十二位青職參加。此外,爲着讓有孩子的青職能彀專心享受青職排的交通,一些中壯年的弟兄也拿起負擔,在聚會時配搭照顧青職的孩子們。青職排主要前段爲真理追求,配合晨興聖言的進度,一同進入神現今卽時的說話;後段有青職彼此交通工作上的經歷,使衆人不僅有真理,也學習應用在生活與工作上。
當讀到如何申言的信息時,青職便一個個起來操練申言,正如保羅在林前十四章一節所說:『你們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青職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要享受健康的話,就算旁邊沒有人,作菜時還是可以對着鍋子練習說主的話,平常和同伴見面時更是操練只說主話而不說別的,保守我們活在調和的靈裏,使我們主日時得以自然講說建造人的話語。爲着這樣的聚集,對主滿了感激和讚美!正如弟兄們所說:『天可廢,地可棄,小排聚會不可不去』,這實在是主給我們的聚集。
除了在家中聚會外,青職們也自己配搭規劃外出相調活動,啓發每一位青職生機的功用。有一次青職戶外小排,是邀約到虎頭山爬山,中午安排到旁邊的餐廳,我們就在美麗的山景下用餐交通,喜樂洋溢。
此外,我們還需迫切禱告,爲着青職有屬靈的父母作他們平時的照顧者,和應時話語的供應者。幫助他們找到屬靈的同伴,鼓勵他們養育屬靈的兒女,以學習在召會生活中作牧養者,按時分糧給年幼聖徒。同時關心他們的職業與婚姻。願神給我們豐厚的恩典,叫我們能週週堅定持續的實行,爲着青職的培育。(十三會所 鍾慶男弟兄、盧琬清姊妹、耿明姊妹)
二○一七年秋季中學生期初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今年九月九日至十日分別在二會所與一會所舉行桃園市召會中學生期初特會。第一天到會人數約有二百位,第二天到會人數增加至三百一十位。這次特會總題說到,作主合用的器皿所需要的異象、生活與工作。爲着作主合用的器皿,首要乃是過奉獻的關,走奉獻的路;因爲奉獻是重生以後一切屬靈經歷的根基,並在奉獻中往前而帶進新的復興。
在信息中以提後三章一至五節揭示敗落的時期與潮流,讓我們看見我們這個人在人性上許多的缺欠及不正確的光景。爲要在這個墮落時代中站立得住,我們就需要享受耶穌的人性。享受的路乃是在日常生活中操練呼求主名、禱讀主話、禱告,並與同伴相約晨興與晚禱。要成爲正確的人性器皿,我們不僅需要神,也需要受教育,同時也要操練養成認真、殷勤、不鬆散的性格。此外,在福音上我們也需要積極操練臉皮厚、放膽講說福音,接着實際讓青少年們兩兩練習傳講人生的奧祕。值得一題的是,在第一天的特會裏,弟兄們特別在每堂信息後安排個人禱告的時間,盼望青少年們能更多的接觸主,讓主有更深的光照與說話。
第二天的特會,青少年提早四十五分鐘到會,一區一區站起來釋放靈唱詩,彼此挑旺,在剛強的靈中擘餅。接着有信息的交通,說到神的靈進到骸骨裏面,骸骨被點活,站起來成爲極大的軍隊,這都是藉着以西結的申言。因此鼓勵青少年過申言的生活,消極一面能避開世俗的閒談,積極一面能被那靈充滿,經常且習慣講說主話,在各校園中成爲明亮的見證。隨後,高中以各校園、國中以各會所爲單位,分成小組交通。學生們拿起負擔,主體規劃校園排運作,服事者從旁協助,訂定代禱人數、入排人數、得救人數目標。有的校園排的代禱人數多達百人,因爲他們把班上每一位同學都列入代禱名單,對人有真實的負擔,願意爲同學一一題名代求。各校園、各會所一組組上臺宣告交通的結果:總計全桃園青少年這學期要爲一千五百零五位代禱,要邀三百七十八位位入排,要帶一百五十九位得救。求主記念他們向着主的奉獻,在所在的校園成爲得人的漁夫,得人如得魚。(一會所 陳靈貞姊妹、翁恩臨姊妹)
這次特會中的詩歌和信息都很摸着我。詩歌說到,主的託付就在我們身上;但第二堂信息讓我看見自己真實的光景,並不是個可以被託付的人。身上還有太多不足的地方,甚至有些時候,似乎跟世人沒有甚麼不同。若想要作得勝者,答應主的呼召,我們就需要藉着一再的更新奉獻,把自己交出來,讓主來作工。如此我們纔能不僅過奉獻的關,也能走奉獻的路。求主的愛更多的困迫我,在我的課業及各項操練上,爲着祂活,也向着祂活。(一會所 林詠明姊妹)
這次的中學生期初特會說要作主合用的器皿,第一篇就說到『奉獻』。奉獻的意思,就是所有東西都是主的,不屬於我們。在奉獻的事上,我們常常不忠信,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在參加特會前曾說,我要把週六跟主日的時間全部都給主,但是在週六進入第一篇信息時,一下聽信息抄筆記,一下又想着我的功課、考試,無法專心進入信息。之後,我利用休息時間重新把信息內容讀過一遍,很受題醒,如果真的將時間奉獻給主,怎麼會想着其他的事呢?我立卽到主面前對付並清理,承認自己不忠信,沒有照着我的奉獻生活,並再次將自己週末的時間獻給主,好好享受特會中的信息,得着供應。(六會所 徐詩雨姊妹)
感謝主,使我們能一同在這次期初特會有豐富的享受。特會說到作主合用的器皿,首先就要奉獻並帶進新的復興。弟兄說到,奉獻並非一時的,而是天天持續的。在每早晨的晨興,不是在死亡與復活之間徘徊,而是要脫離死亡的光景,轉向神自己。雖然我們的光景時常是只愛自己,離了那起初的愛,跟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自誇、狂傲、心不聖潔,甚至有許多不法的行爲,離棄了公義的事。這股潮流,憑着我們天然的自己是無法抵擋的,惟有藉着神的大能,並祂的愛來困迫我們,使我們能站立在主的面前。爲着主的爭戰,我們要過日日更新的生活,時時禱告,堅定持續多方爲主的權益禱告;且要研讀主話,讓我們能脫離卑賤的,成爲神貴重的器皿來盛裝神,被主充滿並充溢,能以活出祂優越的美德。(十會所 謝歸一弟兄)
這次的期初特會總題是:『作主合用的器皿所需要的異象、生活與工作』。其中最摸着的是第四篇:『受教育與正確的性格』,這篇說到神家的建造,完全在於柱子。神的恩典不僅能把我們作成柱子,甚至能把我們作成今日的戶蘭-建造柱子的人。戶蘭他是一個拿弗他利支派的人,雖然他的爸爸是推羅人,表徵技能的源頭;媽媽是但支派的一個寡婦,表徵人的生存。但是他自己卻是一個在復活與變化中的人。當我們學習了一切屬世的知識,我們就必須脫離世俗的源頭—推羅,而被帶到王面前,爲王建造柱子。
另外,在性格方面,我最摸着弟兄說到:『萬事莫如睡覺急,第一重要是早起。』就如我國三因着早睡早起而蒙主祝福,會考成績比平常模擬考要好,足彀考上理想的學校。現在高三了,我也需要持續的經歷神在我身上的工作,過個規律的生活。主阿,我願意向你永遠忠誠,一生作你瘋狂愛人。(十四會所 廖沛恩姊妹)
特會中摸着弟兄說到『奉獻』,不是只拿十塊錢出來投入奉獻箱而已,而是要作出時間上的奉獻,奉獻自己。因此,我決定要獻上自己,還有自己的時間;要獻上自己的時間很不容易,因爲平常自己的時間是在玩樂。我還摸着弟兄說傳福音的祕訣:要厚臉皮,厚到子彈都打不穿;還要大聲講出來,否則講得小聲根本沒人想聽。感謝主幫我安排了這麼棒的特會,讓我學習如何傳講『人生的奧祕』,也藉着特會的傳輸與操練,與主之間更爲親近了。(十六會所 邱立丞弟兄)
二○一七年全臺大學院校期初特會報導暨蒙恩見證

全臺大學院校期初特會於八月三十日至九月一日、九月三日至五日分成兩個梯次舉行。桃園本次參加的校園大學生有七十四位,本地大學生有八位,共有八十二位大學生共襄盛舉。
特會以信息『牧養』拉開序幕。以西結三十三章到三十九章看見神生命的恢復,以及三十七章兩次的申言,啓示神的靈如何進到我們裏面點活我們,使我們成爲團體的軍隊,建造神的居所。主恢復的目標是要恢復所有的聖徒都供應基督,使召會作爲基督的身體得以建造起來。因此今日的召會生活急切需要牧養;牧養就是周全、柔細的照顧羣羊,在愛裏將基督供應人。這次特別交通到滴灌式的牧養:一對一的、天天的、少量的,而滴灌牧養的負擔乃是:在百忙中牧養,牧養在百忙中的新人。這個實行的路就是追求生命讀經,藉着禱研背講裝備主的話。
弟兄進一步說,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規律的生活,不僅是生命長大並結果子的重要原則,也是身體生活的原則。就如在弟兄姊妹之家照着自己的喜好自由起床或睡覺,這會造成身體上其他肢體的難處。我們的屬靈若不能通過身體生活的試驗,這樣的屬靈就不真實。
在特會最後,學生們受激勵上臺奉獻,在要來的學期裏,操練過早睡早起的規律生活;並全桃園大學院校在福音節期要得着七十五個果子,餧養一百三十四位小羊,成爲主在各校的見證人。(九會所 周慧欣姊妹)
在第一篇的一開始說到神的恢復。以西結三十四章十一至三十一節說到我們都是迷失的羊,在各處流離四散。但主耶穌要親自作牧人,來尋找我們,直到尋見。並且路加福音十五章五節說,『找着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自己肩上,回到家裏。』主還把我們扛在肩上,帶回到神的家中。我特別摸着,主乃是把我們扛在肩上。羊在曠野迷了路,乃是又飢又渴,就算被找着了,也沒有力氣行走,因此主親自把我們扛在肩上,不是硬拖着我們回家,而是把我們『扛』回家。我們需要學會依靠我們的主,而非憑靠我們自己的力量,乃是依靠並經歷這位又真又活的神作我們的好牧人。(一會所 林佳蓁姊妹)
這次關於牧養的信息很光照我。曾經在高中帶一位同學得救,起初她渴慕且正常的聚會,後來我沒有持續爲她禱告,只是會前題醒她來聚會,也沒有顧及她的感受。後來小羊漸漸離開召會生活,我當時非常灰心,不知爲何不能留住小羊,甚至覺得自己沒有作錯。藉着特會的信息光照我,牧養人不是憑着自己的天然,要學習倚靠主,讓主來居首位,以神的愛來愛人。
另一個光照我的是,我們若要得着常存的果子,乃在於我們愛不愛主。耶穌對彼得說,『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這句話讓我很受題醒,常常愛很多事物勝過愛主,使我很難讓主經過。感謝主,升上大學後能彀住進姊妹之家,過團體的神人生活,在基督的身體裏彼此托住。藉着享受主追求真理的話,讓神構成在我裏面,使我能把這樣的豐富帶給人,並在牧養的事上堅定持續,以神的愛來愛我的同學。(九會所 呂家瑋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