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會所福音生活建立蒙恩報導

新冠肺炎期間,本會所聖徒們深深感覺,人與人之間距離越來越遠。在社區附近,當我們遞給人福音單張,接受單張的比例很低。另一面,在統計青職家聚會的人數時,發現名單太少。若要加多青職的名單,需要再多接觸人。因此,聖徒彼此相約,每週六下午到三民河濱公園,一同接觸青職福音對象。

聖徒們集合時約有十至十五人。一起禱告後,我們在靈裏,沿着河岸接觸平安之子。若不是同伴彼此扶持,眼看着手裏數十張的福音單張,無法在短時間內發給人,眞是會腿發酸手下垂。但當我們一路走着,總有幾位平安之子與我們交談,並能為他們禱告、祝福。其中還有帶着嬰兒的母親,或來戶外活動的一家人等。因着眾人的豐富,總有合適的經歷可幫助所接觸的人。

為了能堅定持續的實行傳福音接觸人的生活,我們找了一位弟兄作題醒人,週週在會所的羣組內發出訊息,呼召大家同去傳福音。週中禱告聚會時,也不斷鼓勵核心事奉的聖徒,邀約聖徒們一同散步,一同傳福音。過程中,我們把休閒運動、彼此配搭的福音生活落實下來,眾人也覺得在身體裏同心合意為福音爭戰,並不是那麼難。

針對所接觸到敞開的福音朋友,我們盡力取得其通訊方式以持續聯絡;不僅與他們作朋友,更把福音眞理的話分賜給他們。感謝主!每週的福音傳揚,這些可聯絡的人大部份都能再接觸與牧養。願主憐憫,使他們轉向神、認識神,並早日歸入主的名裏。若每週傳福音的人數,可達到全會所主日人數的三分之一,主必定大大祝福,並賜給我們新的復興和繁增。願主祝福祂的子民。(十二會所 郭貝倉弟兄)

十一會所打開家得青年蒙恩報導

我們家住在開南大學弟兄之家,每週二、四豫備飯食給大學生。這學期因疫情的緣故,以及弟兄身體不適,於是從三月中旬停止了這實行。漸漸的,大學生因為疫情,又沒有晚餐,就較少來聚會。再加上校外人士不能進入校園,福音開展並不順利。一切似乎因着疫情,都變得停滯不前。

停止飯食一個多月之後,有一次參加禱告聚會及成全訓練,看到一句話:『我們必須拼上一切,絕對為着主恢復的擴增』。另看到有位青職弟兄前年剛結婚,偶爾會邀青職到家裏用餐。去年底小孩出生後打亂原來的生活;最近情況比較穩定,盼能恢復邀青職到家中。這對夫妻雖然年輕,卻有這樣的度量跟負擔,願意為主拼上去,感動了我們,所以我們應該也要有乳母的心腸,來餧養顧惜青職或大專生。

我們於是尋求,盼望利用週二、三、四、六晚上,邀一、兩位青職或大專生到弟兄之家用餐,只要多擺一、兩副碗筷,飯食服事並不很麻煩。所以就準備一人一份的套餐,進門量額溫、手部噴酒精,把用餐距離拉大。一邊用餐,一邊問候關心他們的近況,飯後讀一篇牧養材料。如此從用餐到家聚會結束,前後大約一個多小時。發現平常聚會不開口的,家聚會反而較願意開口禱告、分享。

我們化整為零,一個一個的陪他們家聚會,成全弟兄,也成全弟兄之家的一位大學生。這段期間,陸續輪流邀約,大約來了十一位,當中有三位青職,八位大專生。

其中有一位就讀開南法律系大三,久不聚會的學生,在會所附近租房子。因着負責弟兄帶領列名單禱告,我們夫婦常常為他禱告,對他很有負擔。有一天終於順利邀他來用餐,飯後邀他參加小排聚會。當他來用餐三次之後,邀他參加主日聚會。從他第一次來,到他開始參加主日聚會,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實在很值得。

感謝主鼓勵我們,願意靠着主的恩典繼續實行下去,榮耀歸神!(十一會所 李夢熊弟兄、李廖梅芬姊妹)

十會所大兒童受浸聚會蒙恩報導

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本會所舉辦了大兒童受浸聚會,共有五位兒童受浸。為着加強孩子們藉認識眞理而經歷神聖的遷移,在聚會以先,請家長分別時間陪伴孩子,一起讀兒童受浸教材。受浸前有筆試與面談,並由服事者帶着孩子一同跪下禱告,將自己奉獻給主,幫助孩子主觀經歷主。受浸時,家長陪着孩子一同呼求主、唱詩、禱告,並帶着孩子在浸池中大聲禱告,奉獻給主。最後在聖徒的禱告聲中,受浸歸入主名。

一位姊妹分享在陪孩子追求『兒童受浸材料』時,重新認識『受浸的意義』。他們也為每位要受浸的同伴禱告,並為升國中後,主能豫備合適的老師和同學禱告。受浸時,看到孩子浸入水中再起來時,大聲宣告:『我得救了!』感動的流下淚水。

在受浸前,除了甜美的見證,更有屬靈的爭戰。一位姊妹説,她的親人問:『孩子是自願要受浸麼?』『現在受浸太早了罷?』而當問到孩子是否眞願意受浸,孩子也沒有肯定的回答,讓姊妹十分受攪擾。但藉着堅定持續陪孩子讀受浸教材,這些信息供應加強了他們。受浸前一天,親人表態反對,姊妹順服,然後流淚禱告。當天奇妙的事發生了,孩子很堅定對家人説出自己願意受浸接受主,結果原本反對的家人就答應讓孩子受浸。

另一位姊妹則是在那天經歷了死亡與生命。她親愛的父親安息主懷,而這天也是孩子的重生日。當天凌晨,姊妹接到父親卽將離世的通知,趕往醫院陪伴最後一程,心中萬般不捨與難過,身心俱疲。但想到當日孩子要與同伴一起受浸,進入神的國,得着神永遠的生命,成為聖別的子民,隨卽撐起身子赴會。最後孩子順利受浸,並在聖徒們愛裏的扶持與安慰下,心得鼓勵與加強。

受浸不是一種形式或儀文,乃是我們與基督聯合的表明。相信和受浸,是接受神完全救恩之完整步驟的兩部分。求主記念孩子們一生的道路,蒙祂保守直到路終。(十會所 鄭廉勳弟兄、鄭陳瑞青姊妹)

八會所青少年召會生活蒙恩報導

二○一九年三月中,當時本會所青少年主日聚會的人數放眼望去,只有七位服事者和寥寥可數的十位青少年,比例等同一對一。而週六小排是青少年各家輪流開排,由中幹聖徒帶聚會,參與人數超過主日聚會人數。氣氛雖也較為活潑,只是跟主日與會的青少年兩相對照好像是兩班人,僅有少數重疊。經過瞭解後纔知道,多數聖徒的孩子有時主日會留在社區裏聚會。

家訪和社區詩歌快閃

因着暑期有許多行動,我們要找出青少年參加屬靈的盛宴,也要調整目前聚會的光景,便有負擔開始家訪,重新把這些社區孩子邀回屬於他們的聚會。為了避免孩子們賴在家裏、失去屬靈胃口、沒有同伴、甚至消失不見,我們專特豫備合適的信息成全他們。而聚會也只用短短四十分鐘問候近況,陪唱一首詩歌一至二節,為他們課業升學等需要禱告。結果青少年們逐一回流,帶進二至三倍的聚會人數,高年級的也能在聚會中主動帶低年級的操練靈;甚至還配搭品格園隊輔服事兒童。

我們也邀請暑期返鄉的大專生,和青少年一起藉吉他歡唱詩歌,並至各社區排詩歌快閃,連颱風天也捨不得落空!因為看見他們實際的生活與行動,就讓眾聖徒對從小在蘆竹區長大的青少年更有負擔禱告。

新血和聖靈工作

我們因一位青少年服事者擔任教職之便,在校園裏自然的跟學生傳福音、分享神的話、甚至陪他們一起禱告。因此,每週小排穩定送來多位學生福音朋友,他們從小五六開始參加聚會,直到國中。之後這些學生經過家人同意,陸續受浸得救;每次聚集他們都非常操練靈,就激勵了兒童班長大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驚訝的張大眼看着這些『新同伴』,漸漸也能主動操練靈,甚至邀了很多新同學來認識這個信仰。週末,長老和負責弟兄出動,帶着這羣突然人數大增的青少年一同戶外運動,打球或是騎單車,讓他們開心不已。

愛心早餐和生命教育

弟兄們有負擔要調整青少年主日聚會晚到、並靈裏鬆散的光景,所以從去年暑期後,主日八時三十分,會所開始有青少年晨興並提供愛心早餐;擘餅聚會後,為了這些屬靈生命程度不一的孩子們,特別豫備得榮生命教育課程。豈知,從至小到至大的,他們都能沒有分別的融入活動,並且喜樂的討論分享,認眞思考生命價值。希望經過此過程,豫備他們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健康的屬靈情形,絕不是一天、兩天就實行出來的,我們願更多與聖靈同工同勞,藉禱告、交通帶進行動,使青少年彰顯主生命的見證!(八會所 梅恩佩姊妹)

四會所大專及社區福音蒙恩報導

每學期銘傳大學的期初福音節期,都是本會所每半年福音行動的揭幕。這學期因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個社會人心惶惶,學校延後兩週開學。本地大專聖徒在開學前一週,就回到弟兄姊妹之家,每天早上一起追求享受主,下午接受福音成全後就到校園接觸人。為着因應疫情,這次的福音成全就加重對自己同學傳福音的負擔。

開學當週,學生和社區聖徒每天都到銘傳大學校園附近,發單張接觸學生。雖然學生們還願意接受福音單張,但相較已往,不容易有一對一的傳講。因此,鼓勵每位住在弟兄姊妹之家的學生,為自己的同學題名禱告,每週發五張單張給同學,操練傳講並邀約同學參加眞理講座。在每天為校園福音的爭戰禱告中,我們也為可能來眞理講座的同學題名禱告,求主釋放每一位,且豫備敞開的心能接受救恩。

已過在一次成全聚集中交通到還福音的債,説主已經將同學擺在我們身邊,我們實在欠他們福音的債;所以無論得時不得時,都應該將福音傳給他們。大家對此很有感覺,就更有負擔向同學傳講福音,也更迫切邀約同學來參加福音聚會。

另在三月十二日的福音聚會中,弟兄們總共邀了十位自己的同學(其中一位邀了七位)前來參加。在全會所聖徒同心合意的配搭下,主將五個果子加給祂的召會。感謝主!願藉後續的牧養,使每個果子常存,並成為身體上盡功用的肢體。

銘傳大學福音節期結束後,接續就是各社區的福音。今年因着疫情緣故,我們週週甚至天天都為着人能向福音敞開禱告。這一段時間,雖然聖徒們多半都是接觸熟門,但各小區仍有不同形式、較為機動的福音聚集。在幸福社區的兒童排,依舊週週堅定持續的進行,除了為數不少的福音兒童,還有福音家長參與;有一位家長就在四月十八日受浸了!福音的白馬正在往前跑,我們一同出去,必定經歷勝了還要再勝!(四會所 管延珍姊妹)

一會所泰山區青職筵宴之家蒙恩報導

今年的二月二十三日,周復初弟兄來桃園加強北區事奉成全聚會。在交通中指出,要得着青職需要注意幾個點:第一,要大量的、集中全力的、短時間快速的得青職。因為青職不管是聖徒或是福音朋友,都需要有同年紀的同伴,他們纔覺得有歸屬感;所以如果要在短時間大量得着青職,我們就必須集中全力只作青職,並為此厲害的禱告。第二,只有讓青年人負責,他們纔會去得青年人,所以需要給青年人有發揮的空間。

藉着弟兄交通的幫助,泰山區從三月十三日週五晚上,開始有為青職擺上愛筵的交通聚會,又稱為『筵宴之家』。期望在用飯相調中,讓人看見召會生活的小影;不僅有馬大在復活裏的殷勤服事,拉撒路死而復活的見證,還有馬利亞因愛主傾倒香膏的香氣。一開始聖徒們先列出區裏的青職名單,從聖徒們的孩子到聖徒所接觸的福音朋友,發現原來我們的莊稼是這麼多,而工人卻是如此少。就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九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所説的:『莊稼固多,工人卻少;所以要祈求莊稼的主,催趕工人收割祂的莊稼』。所以當有了名單,弟兄姊妹就專一的為這些青職天天禱告,並在週間家聚會牧養和邀約。主就在第一次的愛筵中,釋放了十位青職前來。

讚美神,弟兄姊妹如馬大殷勤服事,各家帶菜,為着青職擺上他們的那一分。年齡相仿的學員們也配搭進來,抓住機會與青職們相調,分享他們愛主的見證。不僅讓這些青職肚腹得飽足,也叫他們心裏得顧惜。用餐過程,青職們三三兩兩的坐在一起,彼此有交通,互相認識,成為同伴,還相約用餐後一同參加青職排聚會。飯後,聖徒們享受了詩歌『遇見你們』並分享生活經歷,有的福音朋友聽見許多拉撒路的復活見證,感動的流下眼淚。

主,感謝你,願你的智慧幫助我們的實行,使青職們有機會聚在一起,彼此相調交通;也願你的恩典成為我們的能力,能完成你所要的,就是使他們成為同伴,被穩固在召會生活中,一同愛你、事奉你。(一會所 李鄭琬諭姊妹、童瑞恩姊妹)

二十一會所訪問大園區相調報導

感謝主,今年三月二十二日本會所有部分聖徒,共三十餘人到了大園聚會所,一同有分於主日聚會的相調。當場約有六十位弟兄姊妹,藉着禱讀享受一處經節,開始了一場甜美的聚集。這場聚集還包括了幾位來自草屯鎮召會的弟兄姊妹。雖然我們來自四面八方,然而大家不在意聚會流程或形式,只在乎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名裏,在靈裏,並帶着十字架,同來享受基督,並高舉基督。

讚美主,擘餅聚會結束後,大家就開始分享。有位姊妹交通『破壞一的十條蛀蟲』,她説到我們常因習慣、意見,如在排椅子、收杯等小細節上堅持己見,不經意的破壞基督身體的一,甚至造成分裂。此外,也有弟兄分享,背道侮辱神並破壞基督的身位;分裂則破壞那作基督團體彰顯之基督的身體。因此,我們要持守關於聖經、神、基督、基督的工作、救恩、和召會這六個基本項目所組成的基督徒信仰。

同時針對疫情,也有弟兄題醒相關的防疫作法,包括配合國家政策所要求之戴口罩、勤洗手,以及發燒就醫、國外返臺之隔離檢疫等事宜。不僅使自己與弟兄姊妹的健康得到保守,也能使基督的身體不受那惡者的攻擊和攪擾。正如彼得前書五章八節所題醒我們的,『務要謹守、儆醒』。目前眾聖徒最需要的,就是轉回靈裏信靠主的話。因為我們的把握在於『神是信實的』,祂也必『隨着』試誘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這樣就能得享眞實的平安和穩妥。

最後,我們為着大園的開展,為着主在這地的權益,讓主在我們身上有路,全體一起迫切禱告。正如詩篇第八篇二節所説:『你因敵人的緣故,從嬰孩和喫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敵和報仇的,閉口無言』。讚美主,叫我們不在意自己的光景,因為我們能力的源頭是包羅萬有的基督。為着在大園福音的廣傳,以及在這地成立新會所,讓我們都能同心合意的完全擺上,使主的名得着高舉。(二十一會所 吳林金英姊妹)

1 ... 16 17 18 19 20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