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會所疫情後的福音生活蒙恩報導

本會所從三月到五月初,一直都有週週出外訪人。自五月中疫情警戒升級後,福音出訪的行動受到攔阻,整體改成線上福音。九月初疫情趨緩之後,在負責弟兄的鼓勵下,漸漸恢復出外訪人。感謝主,後疫情時代,世人的心都是柔輭的,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是我們與主合作、得人的好時機。

五月中旬,未能外出時,姊妹們約好每週六有晨興生活。九月初就開始外出傳福音,利用每週一、週三下午三點半,每次四十五分鐘左右。在山子頂的會所附近,有兩所幼兒園、一所小學,還有一間課後輔導教室。下午三點半,我們先在幼兒園門口接觸幼兒家長,然後隨走隨傳;一路上,會遇到放學的國高中生、路人,有時也接觸到路旁的住戶。我們發送福音單張並向人傳講人生的奧祕,帶人呼求主名。

十月初,我們在超商內接觸一位待業的青年工程師,向他傳講人生的奧祕,並帶他禱告。目前雖然尚未有人受浸,但願意繼續操練靈,與同伴配搭,並與主合作,作主在地上生命流通的管道。

從九月初疫情漸趨緩和,區裏聖徒恢復出外訪人的生活,迄今已一個多月。起先會顧慮到因疫情的緣故,人心是否依舊保持防備?而彼此是否應保持安全距離?但當走出去後纔發覺,大家想得太多了,事實並非如我們所想的。

除了區裏有福音行動的帶領,聖徒成全也於九月初恢復實體聚集;隨着有實體聚會,姊妹們相約一同出外叩訪。為響應召會得青年人,選在幼兒園門口,卽於家長接孩子回家的時間,發送福音單張給人。從本來不認識的,因着經常站在那裏,逐漸也由陌生變為熟悉,慢慢能聊上幾句。

感謝主!新路不是一條便宜、快速的路,相反的,需要眾聖徒花上代價。藉着一邊實行新路、傳揚福音,一邊跟隨活力排的帶領;加上填寫聖徒成全的生活操練表,把眾人規律到靈裏,時常為基督所加強。當不斷來到主面前有享受,傳福音不再只是外面的行動;而是因着接觸主,得加強,有負擔,持續不斷的出外湧流。(十四會所 楊吳家璧姊妹、李梁國琼姊妹)

九會所大學生線上福音蒙恩報導

自疫情爆發以來,學生上課改為遠距教學,許多在職聖徒必須居家上班,甚至召會生活也頓時從實體變為線上。雖然外面因疫情帶來限制,使聖徒不能面對面來在一起,但卻仍能藉着網路,在線上維持彼此的交通,一同享受主。

然而福音出訪行動,卻因疫情而停止,這對聖徒的福音生活成為一個很大的考驗。隨着疫情警戒不斷延後,大專聖徒與服事者們深深領悟,若現況一直持續而無任何應變;以致聖徒久未傳福音,就漸漸失去福音的生活,要再恢復恐比防疫更難。而且值此疫情時刻,人的深處徬徨恐懼,極需福音帶給人平安,撫慰人無望的心,反而更該是眾人傳福音的大好時機。

在一次特別交通中,大專聖徒看見目前環境雖限制外在的行動,但福音的靈衝破一切限制;透過線上方式,反能讓福音更持續且無遠弗屆的傳揚出去。因此,學生們積極領受負擔,編組成軍,分組尋求與交通,構思如何設計並經營線上福音,使其更吸引人,藉此將福音的種子撒到人心裏。

本次規劃的線上福音主題是『疫想天開』,分為詩歌、見證及書報三組,每週五輪流上線。有的藉着活潑互動的方式呈現,如『畫中有話』、『誰纔是捏黏土大師』…等,有的是以豫錄影片播放的方式呈現,並透過座談幫助福音朋友認識福音,如『問問説説』、『疫起動動』…等。

已往學生只在福音聚會時參與配搭,一到期末考與暑假,大專聖徒就會出現一段漫長的福音『夏眠』期。如今改為線上福音,弟兄姊妹的福音生活沒有間斷;在每次豫備線上聚會的過程中,活力同伴的關係更為緊密,禱告更有負擔,也更多追求福音、眞理的話。

此外,為着配合訓練學員休訓期間的線上福音開展,大專聖徒不僅邀約更多人參加,也從其中學習許多線上聚會的祕訣與技巧。而每一場聚集,都有許多社區聖徒參與、扶持。感謝主,在疫情之下的召會生活,使我們更覺福音生活的重要;期盼疫情早日解封,能豐富的收割所有勞苦的果效。(九會所 蔣宇弟兄、張信基弟兄)

七會所青少年暑期自行車鑑賞報導

在疫情瀰漫的暑期尾聲,服事者為青少年規劃八月二十一日週六至二十三日週一,三天兩夜自行車鑑賞之旅程。第一段,從大溪出發,經北宜公路到宜蘭民宿(一百二十一公里)。第二段,蘇花公路:蘇澳至東澳段(十六公里)。第三段,花東縱谷:花蓮至玉里(八十七公里)。其中東澳至花蓮、玉里回大溪均搭乘火車;兩個晚上分別住在宜蘭與花蓮的民宿。參與聖徒共二十三位,其中有九位青少年。全程騎行有十三部腳踏車,另有四部救援車同行。

第一天騎北宜公路,是體力、耐力的考驗。騎在車隊最前面的一位小弟兄,在快速下坡時摔車,手掌與背部擦傷,還好並無大礙。傍晚入住宜蘭民宿,週六例行有青少年線上聚會,服事者將青少年召聚在一個房間,一同有分並享受南區青少年線上聚會。

第二天在蘇澳冷泉公園主日聚會。聖徒豫備了餅杯,青少年與服事者個個開口禱告,喫餅喝杯。為已過這週,感謝神在基督裏的保守供應;為要來一週,將自己與基督一同藏在神所豫備的環境裏,經歷生命的變化與長大。聚會後我們繼續騎往東澳,雖只有十六公里,但道路蜿蜒、曲折,然而路旁的海景山色卻是蘇花公路的精華。在東澳午餐後,眾人前往東澳沙灘戲水,玩得開心舒暢。之後搭火車前往花蓮,晚上住宿花蓮牧靈中心。

第三天早上晨興後,一同喫早餐,飯後前往玉里。天氣炎熱,有位小弟兄中暑。感謝玉里鎮召會張弟兄夫婦打開家接待,讓騎士們洗澡,大家也在聖徒營業的餐廳享用中餐。

感謝聖徒們的擺上,一同配搭、扶持,使這次活動能順利進行。騎行的過程,與青少年一起努力爬坡,一起下坡俯衝,一起喫飯、喝水、休息,並一起住宿;彼此距離被拉進,彼此能談心。盼望青少年能養成早睡早起、健康的生活習慣;也願主恢復的下一代,靈、魂、體都剛強,成為在基督身體裏盡功用的肢體。
(七會所 裘常新弟兄、黃鴻霖弟兄)

六會所線上兒童排蒙恩報導

因着疫情嚴峻,本會所兒童排曾暫停過一段時間。由於全臺各級學校『停課不停學』,所以我們的兒童排經過交通,也開始了線上的聚會。

配搭服事的姊妹們交通後,決定採用臺中市召會『性格三十點』PPT簡報檔,作為線上兒童排聚會的教材內容。

每週五晚上八點三十分有兒童排,一同配搭的姊妹們會在線上會議室先討論要唱的詩歌、檢視PPT簡報檔的內容,並為排裏的兒童和家長禱告,這是旣甜美又寶貴的交通。在交通過程中,感覺到主不要我們作甚麼,祂乃要我們先尋求祂的面,有祂的同在;並且藉由充分的交通和禱告,使兒童排在同心合意裏得到主的祝福。

另有一場是每週六的兒童線上聚會,我們會先關心兒童們的近況,然後一起呼求主名、唱詩歌,接着使用性格三十點教材説故事,並帶領他們禱讀經節及禱告。有時會出些功課,讓他們在生活中可以學習操練;等到下次聚會時,再問問孩子們操練的經歷。有一次聚集,問到需要代禱的事項,有位福音兒童説希望能為剛換工作的媽媽禱告,大家就為此代禱,使孩子經歷了主柔細的牧養。

眾人看見線上兒童排最大的優點就是:之前無法到家中參加實體聚會的兒童,皆可以透過線上視訊參與聚會。有一位久未聚會的福音兒童,因着改成線上方式而得着恢復。

讚美主,讓我們在這段期間能有線上兒童排,不僅持續牧養主的小羊,個個也都被成全。過程中,服事者們在一裏交通禱告,更藉眞理的話潔淨自己的魂。這些都是印證,不是我們服事兒童,而是兒童服事了我們。願主繼續祝福並帶領眾人一同往前。(六會所 楊彭淑卿姊妹、鄧彭秋雲姊妹、張徐雪瓊姊妹)

五、二十二會所暑期兒童品格園蒙恩報導

今年八月七、十四、二十一日,本會所與二十二會所合辦暑期兒童品格園。不同已往,我們超越疫情的限制,首次嘗試在線上舉辦,並將園地分成三週的週六下午進行。盼望未來能使其成為普遍、經常性的兒童行動。除了弟兄姊妹的孩子,再加上福音朋友,報名兒童共四十六位,其中有十七位福音兒童。這次品格園共有三點蒙恩:

一、同心合意禱告,帶進配搭建造
此次品格園是第一次線上舉辦,剛開始時聖徒有些緊張、不知該怎麼作?因此有更多禱告與交通,大家也就更多的享受主、尋求主。特別是青少年,他們從小參加品格園,對此滿有負擔,於是一同獻上自己在身體中配搭。無論家長、服事者、社區聖徒、大專、青少年,甚至小六兒童,都一起盡功用;藉着多面的豫備、交通禱告,彼此相調,品格園就不單為着兒童,更使基督的身體得建造。

二、運用現代科技,超越空間限制
因着疫情,我們從實體聚會改成線上聚會。無論是詩歌、課程、體驗活動,皆充分運用通訊軟體ZOOM來展現。因着同心合意的禱告交通,滿有聖靈的祝福與帶領。由於在線上突破區域限制,擴大了參加兒童的所在地,除了五、二十二會所,更有兒童來自二、九、十四會所。為此我們成立LINE社羣『兒童品格園地』,大家可在此分享見證並邀約,為後續兒童行動建立穩固的基礎。

三、實體改為線上,枝子探出牆外
已過在會所舉辦品格園,參加的大多是聖徒孩子,或是兒童排成員;多數是熟門兒童,不容易接觸到生門。然而這次尋求突破,改在線上舉辦。相較於實體聚會,福音朋友更願意上線參加;有的家長透過聖徒邀約,主動詢問,並且在家中就能如期參與。全家因而接觸召會,從生門轉為熟門,之後可持續接觸。
藉着交通和禱告,我們都學習仰望主,照着聖靈的引導與帶領,就有從主來的信心,擴大配搭的度量,將基督作到兒童裏面,讓他們從小認識神,也能有性格的操練,實在是非常有價值。不僅將福音帶進每個人的家裏,且能牧養屬靈的下一代,使他們從小學習作個小神人。『兒童是大的福音』,眾人願意在兒童工作上與職事同勞苦,堅定持續實行神命定之路。

園地結束後,仍需繼續牧養每一個家,將人帶到基督裏,將家帶進召會生活裏。求主使用我們並祝福祂的召會,得着繁殖與擴增。(五會所 齊文駿弟兄、江衍聲弟兄)

三會所線上夏季結晶讀經訓練蒙恩報導

在這段疫情期間,因外面環境是三級警戒,各式各樣的實體聚會都被禁止,不再能自由自在的聚在一起,使召會生活的聚集受到許多限制。因此,所有聚會及服事都必須改為線上方式。因着這樣的轉變,經弟兄們交通,為了使聖徒們能彼此扶持,就鼓勵人人操練靈、人人都申言。因為不能停止我們的聚集與享受,就藉這樣的操練,使眾人在基督的身體裏有信心。

在今年夏季結晶讀經的訓練裏,弟兄們吹號鼓勵更多的弟兄姊妹參加,也讓青職弟兄操練作總管服事;並且在禱告聚會中,為着訓練多多禱告。所以,這次參加訓練的聖徒,每場平均人數就有五十位,包括青職五至六位,比已往錄影訓練多出將近十位。我們越與主配合,主就越把人帶到訓練的聚會中,因為這樣的訓練是主所喜悅的。

這次訓練最蒙恩的地方,就是弟兄在開頭的話裏説到:『我們要看見基督和祂的身體,這身體要終極完成於新耶路撒冷,為着神永遠的經綸。我們要作一個正常的基督徒、作今日的得勝者、答應主當前的呼召、並應付主在祂恢復裏當前的需要。僅僅作一個所謂的好弟兄或好姊妹,經常參加召會的聚會,行為正直,過一種在人看來相當完全的生活,根本是不彀的。我們必須與神是一,在生命上、在生活上並在我們今天地上全部的行動上,與神是一。我們必須寫神今天的歷史,必須與那奮力活動的神是一而一同往前』。

主今時代的説話,應時的供應、加強我們。雖然環境不能照我們的意思,和以前一樣聚會享受主。但是相信,主是主宰一切的神,祂知道甚麼對召會是最有益處的。所以每次的線上聚集,就更需要操練我們的靈,讓主居首位,主就因此得榮耀。何等喜樂!眾聖徒都要成為約書亞和迦勒,成為今時代的得勝者。無論外面環境如何變遷,都不會改變弟兄姊妹的心志,因為主耶穌愛祂的召會,就是愛我們,祂的愛永不改變。(三會所 林石福弟兄)

二會所線上聚會蒙恩報導

自五月十五日起,疫情逐漸嚴峻,從二級警戒轉為三級警戒,且從北部一路往南部發展。也因此緣故,各項實體聚會亦逐漸改為線上進行,一方面聚會好像受到了限制;但另一方面線上聚集反而不受空間局限,因此本會所在下列聚會的人數上有明顯的增長。

原本實體的集中禱告聚會,約有四十多位聖徒;因着提升警戒,經交通調整為線上分小區禱告聚會。藉着各小區弟兄們領受負擔,使得配搭帶領禱告聚會的人位增加;更由於線上聚集,方便各小區弟兄姊妹不用出門就能有分於團體禱告的行動。感謝主!與會人數平均增加至六十多人,遠遠超過本會所基數的三分之一。

在小排聚會方面,藉由線上軟體的分享功能,在排聚會裏能很方便的將所豫備好的訊息,分享給與會聖徒。也透過羣組功能,大量邀約久不聚會聖徒與會,藉由聖徒的分享及見證,讓他們很容易聯於身體。雖然有時只是聆聽申言或見證,聖徒就能接受餧養,得着益處。相信藉着這段時間的線上關心,等疫情結束後,主也必把更多聖徒帶回到正常的召會生活中。

主日聚會也因着疫情而有轉換,許多較年長的聖徒不熟悉線上通訊軟體的使用,便啓發青年聖徒的功用。青年聖徒主動起來服事較年長的聖徒,使他們也會使用通訊軟體,而能一同參加聚會。再者,利用會議軟體分組功能,使申言聚會時,可以有更多人操練申言,屬靈的豐富由於聖徒普遍申言而增加。

錄影訓練改為線上,弟兄們同有一個感覺,就是希望讓較年輕的與已過較少盡功用的弟兄,有服事的機會。因此我們從原本少數人服事,到這次有六組弟兄配搭服事,實在是主莫大的祝福。在這樣的服事之下,不僅聚會變得有次有序,更使參加錄影訓練的人數有顯着的繁增。

希伯來書十章二十五節説到,『不可放棄我們自己的聚集,好像有些人習慣了一樣,倒要彼此勸勉;旣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雖然外面環境艱難,但同在身體的交通和禱告中,讓我們更加寶貝每一次的聚集,彼此供應生活中所經歷、所享受的基督,使眾人在身體中一同贏得基督到最完滿的地步。(二會所 李延修弟兄)

1 ... 7 8 9 10 1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