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九篇 在一的立場上與神同享基督

  申命記十二章啓示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與神同享基督,為着保守神子民的一(十二5)。以色列人不可在他們所選擇的地方敬拜神,享受他們獻給神的供物(十二8,13,17);他們要到神所選擇立祂名的地方,就是到祂的居所和祂的祭壇那裏敬拜神,將供物和祭物帶到那裏給神。申命記十二章中神所選擇惟一敬拜祂的地方,表徵我們在地方立場上的聚集,為着在實行一面有一個身體的彰顯,並在現實一面有一個身體的實際。
  新約中關於敬拜神這事的啓示,在以下各面與申命記十二章的啓示相符:神的子民總該是一;他們中間不該有分裂。在新約裏神的居所,乃是特別設在我們調和的靈裏,在我們蒙重生、由神聖的靈所內住之人的靈裏;我們在聚會裏,必須操練我們的靈,並在我們的靈裏作一切事。我們敬拜神時,必須眞實的應用基督的十字架,拒絕肉體、己和天然生命,並單單憑基督來敬拜神。神所選擇為着敬拜祂的地方,乃是滿了對基督之豐富的享受,並滿了喜樂之處。
  無論我們在那裏,我們都該被聚集到主的名裏,在我們的靈裏並帶着十字架而聚集;我們雖然是在不同城市聚集,卻都是在同一地方聚會;這就是在獨一之一的立場上。表面上,我們在地理上是分開的,卻在合乎聖經的地方立場上聚集─實行一個城一個召會。實際上,雖然在地理上是分隔的,但我們都在同一地方,就是在主耶穌的名裏,在我們調和的靈裏,並帶着十字架而聚集;這就是一,也就是對神正確敬拜的立場。
  耶路撒冷的獨一立場,就是錫安山上建造那作神居所之聖殿的地方,豫表神所選擇的獨一立場,就是一的立場。古時所有以色列人一年三次到耶路撒冷聚集敬拜神,神子民的一纔世世代代得蒙保守。新約中神所命定一的正確立場,乃是一地一會的獨一立場。召會是由宇宙的神所構成的,卻存在於地上的許多地方;就性質説,召會在神裏面是宇宙性的,但就實行説,召會在一個確定的地方是地方性的。缺了宇宙的一面就沒有內容;缺了地方的一面,召會就不可能有出現和實行;關於召會在各地的建立,新約的記載是一致的。
  在一的立場上的召會生活,乃是今日的耶路撒冷;在召會生活裏必須有一班得勝者,這些得勝者乃是今日的錫安。錫安作為聖城耶路撒冷的高峯和美麗,豫表得勝者是召會的高峯、中心、拔高、加強、豐富、美麗和實際。得勝者作為錫安,乃是基督身體的實際,並且終極完成眾地方召會中身體的建造,帶進永世裏終極完成的聖城新耶路撒冷,就是作神居所的至聖所。
  我們要作今日的得勝者,就必須在一的立場上與神同享基督,好展覽基督,建造召會,並豫備基督的新婦。以色列人可以用普通、個人的方式,是隨時隨處都可與任何人一同享受一般的分。也可用特別、團體的方式,是與所有以色列人在指定的節期並在神所選擇獨一的地方,享受上好的分。照樣,基督的信徒享受基督也有普通、個人的一面,隨時隨處都可以享受基督作神所分給我們的分;以及特別、團體的一面,乃是在神所選擇的地方─一的獨一立場上,在正確召會生活的聚會裏,享受基督上好的分。我們需要生活中個人經營基督並享受基督,使我們能集體的一同享受祂,好建造基督的身體作神的家,使神得着彰顯,並作神的國,使神得以掌權。
  我們要作今日的得勝者,就必須維持一的立場,就是神獨一的選擇,不高擡任何基督以外的事物。在主的恢復中,我們單單高舉基督,在凡事上讓祂居首位。在一的立場上與神同享基督,惟有藉着正確的珍賞並高舉基督,纔得以維持並保守。(翁景忠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八篇 基督─受咒詛並掛在木頭上的那一位

  本篇信息有雙重負擔。首先,我們要對基督為我們所完成美妙的救贖工作,有更深的珍賞。藉着成為那受咒詛的,基督不僅擔當我們的罪,也為我們擔受咒詛,甚至成了咒詛。其次,我們要從律法的咒詛下得釋放,使我們得享亞伯拉罕的福,就是包羅萬有的靈,也就是美地的實際。
  申命記二十一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豫言,基督將是掛在木頭上的被咒詛者;在此我們有釘十字架的基督作為被掛在木頭上者的豫表。犯罪的人掛在木頭上處死,被掛的人是神所咒詛的。人若犯該死的罪,被處死掛在木頭上,他的屍首不可留在木頭上過夜,必要當日將他葬埋,因為被掛的人是神所咒詛的。主耶穌是被釘十字架,也就是掛在木頭(十字架)上而被治死的,並且祂是在祂釘死的當日被埋葬。
  咒詛的起源是人的罪。神在亞當犯罪之後,發出咒詛,説,『地必因你的緣故受咒詛』(創三17下)。身為亞當的後裔,所有的罪人都在咒詛之下。咒詛至終就是死亡;死亡,包括其他一切的苦難,乃是咒詛的終結。亞當犯罪之後,因着咒詛,地長出荊棘;所以荊棘是被咒詛的記號。
  咒詛是藉着律法完成的,因為律法施行咒詛。咒詛是律法賜下之後纔正式形成的;如今律法宣告説,亞當所有的後裔都在咒詛之下。因此,咒詛與神的律法有關;這是公義之神對罪人的要求。我們若想要守律法,就落在肉體裏,也就自動來到咒詛之下,『凡以行律法為本的,都在咒詛之下,因為經上記着:「凡不常常照着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都是被咒詛的」』(加三10)。
  『基督旣為我們成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因為經上記着:「凡掛在木頭上的,都是被咒詛的」』(加三13)。這一節乃是本篇信息最緊要的點。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將我們從律法的咒詛帶出來的偉大工作,祂『在木頭上,在祂的身體裏,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並且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受了審判。當基督擔當我們的罪時,祂在十字架上也擔受我們的咒詛。基督不僅贖出我們脫離咒詛,祂甚至替我們成為咒詛,神也因着我們的罪棄絕了奴僕救主。神棄絕十字架上的基督,因為祂取了罪人的地位,擔當我們的罪,並且替我們成為罪。主耶穌這位神人在神的審判之下,在十字架上受死時,祂在素質上仍有神在祂裏面,作祂神聖的所是;然而,祂在經綸上卻被公義並審判的神所棄絕。
  基督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在其人性裏被釘十字架,並為我們成了咒詛,好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使我們能接受那靈,作為應許給亞伯拉罕之福音的福;這應許乃是萬國都必因祂得福。加拉太三章十四節説,『為叫亞伯拉罕的福,在基督耶穌裏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藉着信,可以接受所應許的那靈』。這節經文將所應許的那靈與亞伯拉罕的福,結合一起。亞伯拉罕的福,就是神為着地上的萬國,應許給亞伯拉罕的福(創十二3)。這應許已經成就了,這福已經在基督裏,藉十字架的救贖臨到了萬國。加拉太三章十四節的上下文指明,那靈就是神為着萬國所應許亞伯拉罕的福,也是信徒藉着相信基督所接受的。
  今天,我們的基督徒生活乃是藉着信接受那靈的生活。盼望這篇信息的內容藉着信,注入我們裏面,使我們不再覺得主在十字架上所發生的這一切是老生常談。每當我們來到擘餅聚會時,這個異象要呈現在我們面前。當我們與聖徒們坐在一起,看到桌上的表記時,我們要珍賞、讚美基督為我們作了何等大的工作。我們已經得釋放脫離律法的咒詛,再也不必擔罪了,不僅如此,並且承受最大的福。(曾廸華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七篇 基督─由摩西所豫表的眞申言者

  申言者乃是神的發言人,為神説話,説出神來,有時也豫言。根據聖經,申言者主要的功用不是豫言未來,而是憑神的啓示為神説話,並將神説出來(申十八15)。神乃是説話的神,在舊約裏藉着眾申言者多分多方向人説話:神是隱藏的,但藉着申言者的説話,就將祂自己和祂的心意表明出來。申言者直接得着神的啓示,被神的靈推動,為神説話並將神説出來。那源頭乃是神,人是被神的聖靈推動,好像船被風帶動,而説出神的旨意、意願和盼望。申命記十八章二十至二十二節説到假申言者,假申言者乃是擅自託神的名,説神未曾吩咐他説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説話的人,這樣的申言者必要治死。
  摩西作為申言者,乃是豫表基督。摩西豫言另有一位申言者要從以色列人中間興起(15),這是指基督説的。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四十年,不斷的為神對以色列人説話;特別在申命記中,他一再重複的對他們講説神的話。摩西不僅被神的思想所浸透並飽和,更是由這位説話的神自己所構成;所以從他口中出來的話,就是神藉這位發言人所説出來的話。這四十年之間,摩西為神説話、説出神並説豫言;他所説的每句話都成為神的話。他豫言以色列人要離棄神,而被神趕逐到萬國,等他們悔改歸向神,神就要從萬民中將他們招聚回來。作為這樣一位申言者,摩西乃是豫表基督(徒三22~23)。
  舊約的申言者摩西豫言説,『耶和華你的神要從你們弟兄們中間,給你興起一位申言者像我,你們要聽從祂』(申十八15)。神興起那申言者,乃是照着以色列人在何烈山向耶和華他們的神所求一切的話,耶和華要將祂的話放在那申言者口中,那申言者要説神一切所吩咐的話(16~18)。摩西豫言耶和華要從他們弟兄們中間興起一位申言者,這指明神要藉着基督的成為肉體,興起這位申言者講説神的話。『從他們弟兄們中間』指明基督這位要來的申言者旣是神聖的,又是屬人的。行傳三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把申命記十八章十五至十九節應用到基督這位神成為肉體來作人者的身上,指明基督就是神應許給祂子民以色列人的申言者。
  基督第一次來時,作神所興起的申言者供職(徒七37)。基督藉着成為肉體作申言者,為神説話。基督是神的話,也是神的説話。祂是神的申言者,為神説話,説出神,並將神向門徒啓示出來。祂在地上的職事裏,也藉着宣示那要來的事而申言、豫言(約十六12~13)。今天基督這位申言者在我們裏面一直為神説話,啓示神並將神説到人裏面。
  摩西作為基督這眞申言者的豫表,他可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感覺,但甚至這些也成了神的話;他在申命記中的説話,原則就像保羅在林前七章的説話一樣。保羅在説話時與神是一,所以,他的説話就是神的説話。因此,在林前七章,我們看見新約話成肉體這個原則的榜樣;話成肉體的原則就是神進到人裏面,將祂自己與人調和,使人與祂成為一。在新約裏,林前七章十節的原則與加拉太二章二十節的原則相同:話成肉體的原則─二人活着如同一人。主與祂的使徒成為一,他們也與祂成為一,並且與祂一同説話;因此,祂的話成了他們的話,而且不論他們説甚麼,都是祂的話。在林前七章二十五節和四十節我們看見最高的屬靈─一個人與主是一到一個地步,被主浸透,甚至他的意見也發表出主的心意。
  如果我們被那靈浸透,我們所發表的乃是我們所想的,但這也會是出於主的,因為我們與祂是一;這就是經歷基督作申言者活在我們裏面,為神説話並將神説出來(六17)。(林冬生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六篇 在那地的生活和那地的結果─召會作為殿,神的居所,並作為城,神的國

  神的子民已是彀資格承受神所應許的美地。所以我們需要過一種在基督身上經營的生活,就是個人享受美地所豫表之包羅萬有基督的生活,好使我們團體的享受祂,為着建造基督的身體,作活神的殿,就是活神的家(申十六16)。神的旨意是要我們享受基督(來十5~10)。我們必須尋求在每一個處境中享受基督並經歷祂。所以每逢聚會敬拜主,我們不該空手而來;來的時候,須是雙手滿帶基督的出產,與神所有的兒女團體的來敬拜祂,彼此分享基督並與神同享基督。
  我們若要作得勝者,就需要在作我們美地的基督身上經營,好贏得基督作我們的享受。每早晨把自己眞誠的奉獻給主。每一天花時間私下、隱密的與主同在,與祂有親密的交通。每天清晨在主的話上享受祂,好使我們每天有新的起頭。徹底的對付罪並過禱告的生活,時刻維持我們與主的交通。贖回光陰,下功夫被神的聖言浸透並泡透,且藉着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而在靈裏被充滿(帖前五16~19)。
  神的子民對神眞正的敬拜,乃是人人都滿了基督,因基督而發光,並展覽他們所經營的基督,也就是我們所享受並經歷的基督。我們來聚會之前,應當對主有經歷,對主的話有享受,在禱告中和主有交通,使我們有出於主的東西,藉此為聚會豫備自己。到了會中,就運用靈,使用受過訓練的心思盡功用,擺上我們所豫備的,使主得着榮耀和滿足,並使與會者得着益處,得光照、滋養和建造;作為向神和與會者所獻的甘心祭。
  我們需要天天時時享受作為美地之基督那奇妙、美妙、無法測度、無限無量且包羅萬有的豐富(弗三8)。在哥林多後書,流奶與蜜的美地乃是基督自己這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具體化身,賜給我們作神聖的恩典,給我們享受。而我們要經歷作為美地之基督的豐富,就必須受我們的靈所控制、指引、推動並引導,並且活在基督的人位、同在、面光中,被祂的同在所管制。我們乃是藉着聖靈的破碎和構成的工作,接受基督作恩典,就是美地的實際,藉此我們裏面的人就為神聖三一所重建。
  當我們的經歷達到享受基督作包羅萬有之地的階段,基督對我們乃是無限的偉大;祂是美好寬闊的地,這地的量度乃是闊、長、高、深。基督的量度是宇宙的量度,若要領畧這量度,我們需要眾聖徒。我們對基督的經歷,必須是三度的,來、去、上、下,使我們對祂有扎實、『立方』的經歷,旣不倒也不破。至終,整個新耶路撒冷就是至聖所,作為永遠的立方體。
  我們享受基督作美地包羅萬有的豐富,其結果乃是召會作為殿,就是神的居所,並作為城,就是神的國。地連同殿和城,是神計畫的中心。地是基督自己;殿和城是基督的豐滿,就是召會,基督的身體。殿使神得彰顯,城使神得以掌權;這就是神永遠的定旨。當我們在聚會生活中能團體的享受基督,而在日常生活中個人享受基督,神就在我們中間,我們也就是祂的居所和祂的國。
  舊約詩篇中,詩人對神的殿和城之經歷的發表,正描繪我們今天對召會為神的家與神的國這兩面該有的經歷。神的家,就是使神得着彰顯的居所,是神同在的地方,是啓示和神應允的地方,是我們隱藏的地方,是可以被栽種、發旺、結果子的地方,是泉源之地,是得着加力的地方,是與神調和的地方,是神作我們分的地方。
神的城,就是神的國,使祂得以掌權,説出神的權柄。神的城是堅固的城,在神的城裏有一道河,其支流使人快樂,神在其中自顯為高臺,使仇敵驚奇喪膽,是全美的,是神喜悅的目標。審判的寶座設立在神的城中,主從其中賜福給人,也從其中受頌讚。我們享受基督這地的終極結果,乃是經過過程之三一神與蒙祂重生、變化、榮化的三部分人,成為神人二性的合併,作神永遠的居所和國度。(張上釜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五篇 彀資格承受應許之地

  申命記説到怎樣的人纔能承受應許之地作美地(一8,21),神的子民需要與神的所是相配,纔彀資格承受美地。他們認識神的心與神的行政、愛神、信靠神、敬畏神、服從神的管治、顧到神柔細的感覺,並且活在神面前。誰能達到承受美地的資格?我們達不到這樣的資格,無法與神相配。然而,基督使這一切要求成為可能。祂供應我們,維持我們,使我們能愛神並且活神。
  神在祂的經綸裏,計畫要我們作祂所要求於我們的一切。神不要我們憑自己,乃要我們在基督裏、憑着基督、同着基督、藉着基督,並與基督是一來作這一切,而生活、行動、行事、工作並為人。在履行神所要求的事上,我們不該信靠自己;反之,我們該學習以神的心願為我們的心願,並以祂為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我們憑自己是一再的失敗;但申命記裏這些誡命、律例、典章和訓辭,都是神的話,就是基督的呼出,要讓我們吸入。當我們接觸祂,我們就吸入祂,也就是進入美地。
  摩西囑咐以色列人要愛神(申六5,十12),『愛』這字含示情愛,那是非常柔細的。約壹二章五節裏『神的愛』是指我們對神的愛,是由祂在我們裏面的愛所產生的;神先愛我們,將祂的愛注入我們裏面,並且在我們裏面產生出愛來,使我們能用這愛愛神並愛眾弟兄。在申命記六章五節,摩西吩咐我們要全心、全魂、全力愛神;我們用全人,就是從我們的心,經過我們的魂,我們的心思,到我們的身體,來愛主我們的神。這就是説,我們全人都讓祂佔有,消失在祂裏面,以致祂成了我們的一切,我們在日常生活裏,實際的與祂是一。這樣,我們就成為被這位是愛的神所構成的人。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要敬畏神(申十四23)。我們都該敬畏神,並且必須對神有正確的敬畏。缺乏對神的敬畏是可怕的,這是各種不法的源頭。『落在活神的手裏是可怕的』(來十31),並且『我們的神乃是烈火』(十二29),所以我們所事奉的活神是嗤慢不得的。召會的歷史證明,不敬畏神的基督徒不會有好的結果;這樣的基督徒結局將會是悲慘的。
  以色列人不僅要遵守神的誡命,也要行祂的道路(申八6,十12~21)。我們敬畏神,就會行祂的道路。神的道路實際上就是神的所是。那是我們道路的神就是基督;接受基督作我們的道路,就是活在祂的所是裏,而活祂就是彰顯祂、顯明祂,甚至顯大祂。申命記給我們看見,神的話就是基督。我們乃是藉着聖經,藉着我們調和的靈,來到基督這裏;基督就是神呼出的話,我們得着這位是話的基督,就能得着祂所顯明的道路,並且認識祂自己就是這些道路。我們接受神作我們的生命,祂的生命連同祂的性情就成為我們行在其上的道路。
  以色列人出去與仇敵爭戰,今天我們也在爭戰,我們要去征服並趕出那些霸佔美地的人。在這爭戰中,我們乃是為基督而戰,也是為住留在基督裏而戰。我們若要據有基督並活在作我們土地的基督裏,就需要與屬靈的仇敵爭戰;一旦仇敵被擊敗,地就要得着清理,給我們承受為業。實際上,爭戰的不是我們,因為神與我們同去,為我們爭戰。
  我們若透徹的研讀這一切事,就會更多認識神,也會知道我們該作甚麼樣的人,該有甚麼樣的所是,以及該如何行事為人。我們該在神面前並同着神,按着神的所是行事為人。因着我們有神的生命,我們就該從祂學習,成為與祂一樣的;我們要作神所要求的這一切事,就需要神聖的生命,這生命就是三一神具體化在基督裏,並實化為賜生命的靈。我們若要得着美地,就必須成為這樣彀資格承受美地的人。(林啓天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四篇 那地的美好─其礦物

  本篇信息給我們看見的不僅是礦物的豐富,也説到礦物是我們享受美地豐富的結果。美地的豐富以特定的順序陳明出來,指出我們對基督的經歷不同階段的進展、路線和方向。
  建造與爭戰總是並行的;我們若要有建造,就必須準備爭戰(太十六18,弗二21~22,四16,六10~20)。每當我們看見神的建造,就有爭戰。在馬太十六章十八節,主耶穌説,『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主説到祂要建造召會,隨後就説,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這指明那裏有召會的建造,那裏就有陰間的門要拆毀這建造。但是讚美主!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建造的召會。所以當我們對召會的建造有了負擔,就要豫備好從事屬靈的爭戰。我們若是眞正關切神的建造,就必須準備爭戰。撒但懼怕神的建造,因為神的建造至終要擊敗他。所以,那裏有召會的建造,那裏就有撒但的攻擊。
  為着建造,我們需要材料,為着爭戰,我們需要兵器;這些全靠石頭、鐵、山和銅。為着建造,我們需要剛強、堅固的材料;我們需要經歷這位基督扎實、堅實的一面。
  基督和信祂的人都是為着神建造的石頭。我們在基督裏並藉着基督成為活石,被建造成為屬靈的殿。我們從前是污穢的罪人,因着得救,人生有了改變,現在我們罪得赦免,蒙神稱義,滿了喜樂。僅僅領會我們是蒙救贖的罪人還不彀,還需要看見我們都是活石。耶穌基督是活石,我們也是活石。我們正在變化的過程中,好使活石基督構成在我們裏面,把我們作成活石,為着神的殿。
  鐵表徵基督的權柄(詩二9,啓十二5,太二八18)。我們需要領會,在屬靈的爭戰中,我們不是與血肉之人爭戰。因此不在於我們有多強的能力或火力,而是在於我們有多少權柄。我們需要經歷基督作鐵,作眞正的權柄。當我們活在復活裏,否認天然的生命,聯於基督時,就會進入一個從未經歷過的範圍;神正在等待我們進入這範圍,運用屬天的權柄,與祂一同作王掌權。
  基督是復活並升上高處的那一位(徒二32~33,弗一19~21,四8,10),祂乃是高山。神高舉祂,使祂成為至高,地上沒有一個元首高過基督。我們的基督乃是高山,祂復活且升到三層天上。祂在升天裏正式被立為全宇宙的主和基督。我們需要經歷復活並升天的基督,與祂同在高山上從事屬靈的爭戰。
  應用基督作銅,就是看見祂是完全的一位,發光的一位,是受試驗並被驗證的一位(弗六11)。不要想靠自己作一個正確、完美的人。我們只該仰望那位受過審判、試煉並蒙稱許的基督。我們需要被銅包裹。我們需要這位受過審判的基督保護我們的心思,脫離古怪、虛妄、不受約束的思想。我們需要銅,就是這位受過審判的基督來遮蓋我們。
  以色列人守逾越節,豫表信徒赴主的筵席,記念主作他們的救贖主和救主。每一次守逾越節都是題醒以色列人,大能的神如何救贖他們,拯救他們出埃及,脫離法老的暴虐。同樣,我們來到主的筵席上,也應該有一種感覺,這不是例行公事或宗教儀式,是主救我們脫離罪,脫離舊人,脫離世界。每週我們能有分於主的筵席,不是一件小事,我們怎麼能前來卻不開口讚美主?主所賜的救恩是何等大!這也是豫備我們能爭戰得勝。
  要據有美地,我們需要對付肉體,享受主的筵席,享受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美地的出產,並看見基督作我們爭戰的元帥(書五2~15)。盼望主用這篇信息向我們説話,使我們禱告:『主阿,求你使我在對你的經歷上往前,不僅享受你作水,作糧食,也經歷你作石頭、鐵、山和銅』。惟有如此,我們纔能在神的建造上有用,纔能豫備好與神的仇敵爭戰。(郭明貴弟兄)

申命記結晶讀經 第三篇 那地的美好─其食物

  歌羅西書一章十二節題到,『感謝父,叫你們彀資格在光中同得所分給眾聖徒的分』。亦卽基督作居首位和包羅萬有者,乃是眾聖徒所分得的分。所分得的分是指業分,如以色列人分得迦南美地之分,作他們的產業,這並不是物質的土地,乃是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因着我們實際的聯於基督這美地的實際,並享受祂的豐富,神的眼目就一直看顧我們,使我們享受神的同在,並使我們成為祂眷顧的對象。
  申命記中記載了美地裏各樣的出產,先是小麥,豫表受限制的耶穌,那成為肉體、被釘死並埋葬者。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一節,也説自己是『在主裏的囚犯』。基督是保羅的囚牢。有一天,你所愛的基督要成為你的囚牢。每一個神的管家,每一個供應神豐富的執事,每一個忠信愛基督的人,遲早不僅要受基督監禁,也要被監禁在基督裏。你越愛祂,你就越在祂裏面。至終,你在祂裏面會到一個地步,祂成了你的囚牢,並且你在這囚牢裏能享受基督到極致。
  此外,美地有大麥,豫表復活的基督。因着大麥早成熟,所以大麥是莊稼中的初熟果子─豫表復活的基督。作為初熟的果子,基督已經成為生命的糧;因此,大麥餅表徵在復活裏的基督作我們的食物。我們要經歷小麥(就是受限制的耶穌),就需要應用大麥(就是無限的基督);我們在復活基督的大能裏,跟從受限制的耶穌。我們在那加我們能力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因為祂是復活且無限的基督。
  同時,美地有葡萄樹,豫表獻祭(犧牲)的基督,就是將祂自己一切全獻上的基督。基督是生產酒的人,獻上自己以產生酒,使神與別人喜樂;我們若接觸這位由葡萄樹所豫表的基督,並經歷祂犧牲的生命,祂就會使我們有力過犧牲的生活,產生酒使神和別人快樂。我們在自己裏面無法過犧牲的生活,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天然和自私的生命。我們若是接觸主,經歷祂犧牲的生命,祂就要加給我們力量,剛強我們,使我們為神為人犧牲。
  還有,我們也需認識美地中的無花果樹,表徵基督作我們供應的甘甜與滿足。保羅是經歷並享受基督的甘甜和滿足作供應之人的榜樣。雖然保羅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但他為着使眾聖徒得到信仰上的進步和喜樂,願意留在肉身裏。因此,保羅在腓立比書一章二十五節説,『我旣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留下,繼續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得到信仰上的進步和喜樂』。藉着保羅這管道,眾聖徒能經歷基督,並得到信仰上的進步和喜樂。今天聖徒們若要經歷基督,必須有人像保羅一樣,作供應的管道。
  接着,美地有石榴樹,豫表生命的豐滿,生命的豐盛和美麗,以及生命豐富的彰顯。大祭司的外袍表徵召會,其底邊有石榴和金鈴。召會該在人性裏滿了生命,這就是用麻作的石榴的意義。召會有人性為着彰顯生命的豐滿,也有神性為着金鈴的聲音。生命的豐滿彰顯在召會的人性裏,而警告的聲音彰顯在召會的神性(金鈴)裏。首先我們有生命豐滿的彰顯,然後有金鈴的聲音,就是出自召會之神性的説話。因此,正確召會生活的標記,乃是彰顯在我們人性裏生命的華美,以及來自金鈴之神聖的聲音。
  美地還有橄欖樹,豫表基督是被聖靈充滿並為聖靈所膏的。橄欖樹的油豫表聖靈,是用來尊重神和人的。我們若沒有聖靈,就不能服事主或幫助別人。我們要服事主並幫助別人,就必須被那靈充滿;惟有當我們被那靈充滿時,我們纔能尊重神並尊重人。末了我們可以説,我們若是經過了小麥、大麥、葡萄樹、無花果樹和石榴樹,就必定來到橄欖樹,我們就要成為油的兒子,也就是滿有聖靈的聖徒,可以供應別人,使他們得以被點活。(蔡力強弟兄)

1 ... 35 36 37 38 39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