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會的恢復(三)召會的墮落—巴比倫的原則以及得勝的路

  本篇信息說到召會的墮落,並題到巴比倫的原則以及得勝的路。我們要看,得勝的路乃是以基督作我們的燔祭,並讓祂在我們的裏面重複繁殖的生活,使我們能彀被基督化,來爲着建造基督的身體,終極完成新耶路撒冷。我們先來看巴比倫的原則是甚麼?巴比倫(希伯來文,Babel,巴別)的原則是人打算用人的能力(由甎頭所表徵),憑人的努力從地上造到天上(創十一1~9)。石頭是神造的,甎頭是人造的。照着巴比倫原則而活的人,沒有看見他們是有限的,卻以爲他們有天然的本事,能憑着人的努力,就可以作主的工。神的建造不是用人造的甎,靠人的勞力,乃是用神所創造並變化的石頭,且靠着神的工作。
  巴比倫的原則就是裝假(啓十七4,6,太二三25~32),是亞干所犯之罪的意義(書七21),因他貪愛一件美好的巴比倫衣服,想要把自己妝飾一下,讓自己體面一點,光彩一點。裝假這也就是欺騙了聖靈的亞拿尼亞和撒非喇所犯的罪。甚麼時候,我們穿上一件與自己實際光景不相稱的衣服,我們就在巴比倫的原則裏。因着要得人的榮耀所作假冒的事,是憑着妓女的原則作的,不是憑着新婦的原則作的。
  巴比倫的原則就是不看自己爲寡婦,反倒榮耀自己,生活奢華(啓十八7)。惟有墮落的人,不看自己爲寡婦;就某種意義說,在基督裏的信徒在今世是寡婦,因他們的丈夫基督不在他們這裏了;因爲我們所愛的主不在世界這裏,我們的心也不在這裏。我們生活中任何過分的就是奢華,就是巴比倫的原則。
  巴比倫的原則就是妓女的原則(啓十七1~6)。巴比倫的目的就是要傳揚人的名,否認神的名。巴比倫的意思就是混亂,在召會中我們不該有不同的說話;我們該只有一個心思,一個口。對於在巴別背叛的人,結果乃是分散。巴比倫也是神的物與偶像之物的混雜。
  主在啓示錄裏的呼召,乃是要祂的子民從巴比倫,就是從背道的召會出來,回到召會的正統(十八4~5)。神的話是說,一切有巴比倫性質的東西,神的兒女都不能有分在內。神最恨巴比倫的原則,一切不絕對的,一半一半的,就是巴比倫。我們要求神給我們光,讓我們在光中審判我們裏面一切向祂不絕對的東西。當神審判了那妓女,把她所作的工作、所有的東西、所代表的原則,一起都摔碎丟棄了,天上就有聲音說,『阿利路亞!』。
  我們要勝過巴比倫的原則,就需要天天以基督爲我們的燔祭;燔祭豫表基督過一種完全且絕對爲着神並滿足神的生活,並在於祂是使神子民能過這樣一種生活的生命(利一3,9,林後五14~15,加二19~20,腓一19~21上)。當我們藉着禱告按手在作我們燔祭的基督身上,我們就與祂那賜生命的靈聯結成爲一,祂就立刻在我們裏面行動並工作,而在我們裏面過一種生活,是重複基督在地上所過的生活,也就是燔祭的生活。燔祭要留在壇上的焚燒處,直到早晨,表徵燔祭該留在焚燒的地方,經過這世代的黑夜,直到早晨,就是直到主耶穌再來(利六9,彼後一19)。且壇上的火要在其上一直燒着,不可熄滅。燒成的灰是燔祭的結果,是神悅納供物的記號。灰指明基督之死的結果是把我們帶到盡頭;就燔祭而言,灰不是結束,因爲基督的死帶進復活。神重視這些灰,因爲這些灰至終要成爲新耶路撒冷。(林啓天弟兄)

召會的恢復(二)召會原初的情形、召會的墮落、以及召會的恢復

  我們要認識召會恢復的需要,就需要知道召會原初的情形以及召會的墮落。召會原初的情形有以下的特點:(一)信徒不分階級(羅十二4~5)。(二)召會在世界而不屬世界(羅十二2)。(三)遠避偶像,讓神說話(約壹五21)。(四)一地只有一個召會(啓一11)。(五)各地召會交通雖是一個,行政卻是各自獨立的(林前十16)。(六)衆召會尊崇基督爲元首,讓聖靈掌權(徒十三2)。召會的墮落包括:有了階級,與世界聯合,有了偶像,不讓神說話,有了分裂,有了統一的組織,篡奪了基督作頭的地位,侵犯了聖靈的主權。
  我們要明白召會的恢復,就需要認識神的心意和祂的成就,以及撒但破壞的工作。新約啓示,神對召會有一個明確的心意、定旨和目標;首先神有一個定旨,然後祂進來完成祂的定旨。新約也清楚的記載,神的仇敵如何進來破壞神所成就的。撒但用以破壞神所成就之事的方法,有兩面:內在的一面,乃是損害並敗壞神的子民;外在的一面,乃是破壞神所成就的。針對基督,撒但產生許多基督的代替品,分裂基督的身體,並藉着聖品階級與平信徒制度,扼殺身體上肢體的功用。神乃是一位有永遠定旨的神,祂滿有定旨,祂一旦定意要作一件事,就沒有甚麼能改變祂的心意或使祂停止。因此,在撒但的破壞後,神就進來重新作祂先前所作過的。這就是把一切被撒但破壞,而失去的事物再帶回來,並照着祂永遠的定旨和原初的心意,使召會得着恢復。
  第一世紀還沒有過去,主的恢復就開始了。一世紀接着一世紀,這恢復接續不斷的往前。在十六世紀,路德馬丁起來改教,將封鎖的聖經解禁;他也根據聖經恢復因信稱義,但正確的召會生活仍未恢復。在十八世紀,新生鐸夫被興起,帶領摩爾維亞弟兄們恢復召會生活;他們與世界斷絕,去掉階級之分,注重交通配搭,盡力保守合一,去掉形式上統一的組織,並且讓基督爲首,讓聖靈掌權。
  在十九世紀,主在英國興起一班弟兄們,進一步恢復召會生活。聖經在弟兄們手中,真是一本解開的書,一本發光的書,因爲他們絕對聽從主的話,許多重要的真理都藉着他們釋放出來。他們絕對去掉階級,同作弟兄,互爲肢體,特別注重相愛和交通。他們絕對消除宗派,維持合一的見證。不過,他們在某些方面是失敗的,所以那時主在整個西方世界都無法繼續往前。
  在一九三三、三四年間,我們清楚看見一件很重大的事,就是召會以地方爲界限的原則。這一面避免分裂與紊亂,另一面又能避免超地方的聯合。按聖經的教訓,每一個地方召會都該直接活在主面前,向元首基督負責。召會的行政是地方的,召會的交通是宇宙的,這是我們持守的原則。各地召會有各自的行政,是不能超過地方的。召會的交通不能僅是地方的,而必須是宇宙的,因爲召會的交通乃是基督身體的交通。我們清楚看見各地召會不能有統一的組織,因爲各地召會都該直接受元首基督的管治,也該直接服聖靈的權柄。我們注重普徧的祭司職分,也就是注重每個得救的人都是祭司。我們也注重身體的配搭事奉,勸勉衆聖徒都以身體爲原則,一同配搭事奉。
  我們中間的歷史,一直是毫無妥協的完全離開基督教。地方召會與基督教之間不該有橋梁,我們應該就是我們所是的,沒有妥協或假冒,維持我們與基督教之間的鴻溝。召會的恢復,就是要帶我們脫離不合乎聖經的聖品階級與平信徒制度,並歸回起初,照着神聖啓示而有之召會生活的純正實行。(郭明貴弟兄)

召會的恢復(一)看見神對召會永遠的定旨並將那隱藏在神裏之奧祕的經綸向衆人照明

  我們要有分於召會的恢復,就需要看見神對召會永遠的定旨。定旨是堅決的定意要作某件事或得着某樣東西。神的定旨是祂堅定的意願,要得着召會。在已過的永遠裏,在創立世界以前,神爲着將來的永遠立了一個定旨,所以稱爲永遠的定旨。這裏的『定旨』這辭等於『計畫』;我們也可以說是神在基督裏所定下的永遠計畫。神的計畫乃是要在子基督裏,憑着那靈,藉着一個身體,使神自己得着團體的彰顯。這身體是藉着祂將自己與人性調和,由許多重生並變化的人所組成並建造的。
  以弗所三章十至十一節啓示,召會的存在是照着神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永遠定旨。在時間開始之前,在已過的永遠裏,並爲着將來的永遠,神計畫並定意要在基督裏,爲着基督得着召會。神計畫要得着由一班重生並變化的人所構成的召會,他們配搭並建造在一起成爲團體的身體。神的定旨,祂堅決的定意,乃是要得着一個團體的身體,一個團體的器皿,使祂能彀將自己並祂一切所有的與這器皿相調和;這器皿乃是召會。召會對神如此可親、可愛、又寶貴,因爲召會乃是神的喜悅,是神心頭的願望。
  宇宙的存在是照着神要得着召會的永遠定旨。聖經全部的啓示向我們揭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爲着召會。爲使召會能存在而彰顯神,就必須有諸天、地、衆多其他的東西、以及三部分的人;甚至神格的三個身位也是爲着這神聖的定旨,就是要得着召會以完成神永遠的計畫,藉着將神在祂的神聖三一裏分賜到人性裏,使召會得以產生。神對召會的目的乃是三重的:藉着兒子名分彰顯祂自己(弗一5),使仇敵得知祂萬般的智慧(弗三10),並將萬有在基督裏歸一於一個元首之下(弗一10)。
  我們需要『將那歷世歷代隱藏在創造萬有之神裏的奧祕有何等的經綸,向衆人照明。』(弗三9)新約告訴我們,召會是在神裏面的奧祕;在新約時代來臨以前的歷世歷代中,召會是一個奧祕。神的奧祕乃是祂隱藏的定旨,就是要將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因此有了神奧祕的經綸。從創立世界以來,造物的目的隱藏在神裏面,乃是一個奧祕;沒有人知道創造的目的。在新約時代之前,神沒有向任何人揭示祂的定旨。這奧祕,就是神隱藏的定旨,乃是啓示給使徒和申言者,叫他們知道。
  隱藏在神心裏的奧祕乃是神永遠的經綸,就是神永遠的目的和祂的心願,要把祂自己在祂神聖的三一裏,就是父在子裏,藉着靈,分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作他們的生命和性情,使他們能與祂一樣,成爲祂的複製(羅八29,約壹三2),成爲一個生機體,就是基督的身體,作爲新人、神的豐滿、神的彰顯,而成爲新耶路撒冷。保羅在以弗所三章四節用了『基督的奧祕』一辭,來說明神永遠經綸裏作基督身體的召會,指明召會乃是基督的奧祕。神奧祕的經綸,乃是要得着召會作神的彰顯。保羅不僅傳基督那追測不盡之豐富的福音;他也傳隱藏在神裏之奧祕經綸的福音。這隱藏在神裏之奧祕經綸的福音,是要產生召會,好照着神永遠的定旨,作神的彰顯,使神得榮耀。
  今天我們必須傳揚這隱藏在神裏之奧祕的福音,將那隱藏在創造萬有之神裏的奧祕有何等的經綸,向衆人照明。神創造萬有,乃是爲着成就祂的意願、祂心頭的願望、以及祂永遠的定旨。(郭祥舟弟兄)

二○一八年國際華語特會特別交通

三年一次在臺舉行的國際華語特會,將於明年(二○一八年)新春期間再有盛會。從八月份全臺同工到韓國參加同工訓練,韓國衆召會的熱切接待並宣告三千位韓語聖徒參加特會,以及其他國家各地早早的關切與交通,可以豫期明年國際華語特會將有空前的盛況,保守估計逾七千五百位的海外聖徒將會來訪。爲了及早豫備,使此次盛會再蒙主大的祝福,實在需要衆聖徒完全分別這次的年假,過一個滿了神聖且榮耀的年,獻上自己並自己的家,來與主配合,使全球衆召會在身體裏,同沐主恩。

同心合意,實行的召會生活

自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四年起,按照新約的啓示,在臺灣衆召會推動實行神命定之路,召會生活以福、家、排、區的架構,堅定持續的實行生、養、教、建。之後,一九八九至一九九四年的福音化臺灣行動,不僅給臺灣衆召會帶來春雨秋雨之福,許多在此期間受成全的聖徒,更受差遣往全地開展,將新路的模型帶到各地,成爲各地召會的祝福,甚至在各處建立金燈臺並擔負見證。臺灣衆召會在這分職事的帶領下,同心合意的進入主當前的說話,並將基督身體的建造實行出來。因此,年年均有爲數不少的海外聖徒渴慕前來訪問與相調,尤其是每三年一次在臺舉行的國際華語特會,總吸引數千位來自五、六十個國家的海外聖徒花代價前來。不僅渴慕參加特會,更盼望藉着接待的機會與臺灣的聖徒相調,看看臺灣衆召會如何竭力進入一年七次特會訓練的信息,以及堅定持續實行神命定之路;衆聖徒如何用同一個口說一樣的話,並如何在同一個行動裏齊心努力。

青年聖徒度量擴大,和諧一致配搭服事

每次華語特會,臺灣衆召會最蒙恩典。近三萬人三天聚集在南港展覽館,大會豫備聚會在半年前就已開始。各項服事組的分配與協調,場地的租借,各種引導牌、帽子、福音背心等事務的豫備,及至會前餅杯的豫備、周邊路燈旗的懸掛、羅馬旗的佈置、場地椅子的排列、音響、講臺和擺設,以及聚會當天環境整潔、招待、交管、傳餅遞杯,林林總總各樣的服事,均由臺北、新北、桃園的青年聖徒承接託付。衆人如同一人,和諧一致的配搭,無不令海外聖徒印象深刻。特別這次三天的聚會,每天會前的半小時將由六都的青年聖徒分別領詩,每十五分鐘由一都的兩百位青年聖徒上臺展覽詩歌,並於展覽結束後坐於講臺前的專區,扶持信息聚會。因此在這次特會裏,青年聖徒的度量將更被擴大。

出福音隊,宣揚禧年

第二天下午將有福音隊的行動,是這次特會的特別行動。豫計分五個大隊,在臺北市幾個重點區域,向整個景象低迷的社會,發出喜悅的呼聲、歡樂的歌聲以及大好的信息,讓福音的喜樂瀰漫在臺北城中,宣揚主悅納人的禧年。這五個大隊分由臺北市十一個區、新北三個大區以及桃園兩個大區配搭編組。每個大區都須出一個鼓隊;每一大隊實際出訪參與聖徒,至少要有二千位。除了大會統一製作帽子外,各福音隊須各自協調規劃服裝、旗幟、糾察等。因此大會報名,除了三天的特會外,還有福音隊一項的報名。桃園市召會分南、北區在兩個大隊裏配搭,這難得的機會是主量給桃園聖徒們特別的恩典,盼望弟兄姊妹都能踴躍報名參加。

七千家打開,熱切接待遠來的親人

此次特會,海外聖徒響應空前熱烈,來自美國至少六百位、歐洲六百位、中國大陸二千位、韓國三千位、日本三百位、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印度、紐澳、泰國等近六十個國家的聖徒,豫計總數超過七千五百位海外親人來訪,給臺灣衆召會再次擴大度量,蒙接待之恩的機會。爲使來訪聖徒同過甜美的召會生活,認識衆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的蒙恩,見證基督身體的一,實在需要有七千個家樂意打開來接待海外聖徒,並且全體弟兄姊妹都應鄭重進入接待的意義與負擔,挑旺衆人對神與對人的愛。

李弟兄曾說:『在今天主恢復的召會生活裏,我們何等需要接待的事。…主的見證因着接待得建立的有多少,是無法估計的。接待的確能造就人,把許多新血帶進身體的交通。』這話一再的在每次聖徒來訪的接待中,得着應驗。因此,聖徒們必須豫備妥當,好能提供合式的接待。首先,需全家人來在一起同心禱告,將自己的家奉獻給主,在復活裏完全與主配合。其次,也要豫備個人蒙恩得救或過召會生活的見證,與來訪的聖徒有屬靈的交通,抓住機會彼此分享屬靈的經歷以及特會的享受,使家中充滿屬靈的空氣。每天與接待聖徒一同晨興、用餐及交通與禱告。切忌非必要的閒談,如個人背景、政治觀點、商業往來、收入高低等世俗話題。此外,也要合式豫備家中環境,須徹底的清理房屋,並重新規畫家中的擺設,合乎聖徒體統。接待房間須乾淨衛生、整齊舒適;浴廁要保持清潔乾燥,留意通風;還須備妥訪客所需的用品,如盥洗用具、食物飲水等。如此接待的結果,必定喜樂洋溢。盼望弟兄姊妹們都聖別自己、聖別全家,樂意待客,過身體生活,使我們接待的服事能彀屬靈、普遍、並喜樂,使來訪聖徒滿足舒暢。願主大大祝福此次特會。(總執事室弟兄們同啓)

以西結書結晶讀經(二十四)神的榮耀回到神的殿中

  這次以西結書結晶讀經的主要負擔,乃是要看見神渴望在地上得着居所。爲此,祂需要一個基礎和立足點,使祂能行動,並施行祂的行政。我們要從兩部分—神的殿與神的榮耀—來看這件事。第一、因着偶像被帶到神的殿中,所以神的榮耀就逐步的離開了殿(結九3,十一23);神的榮耀離開乃是神審判祂子民的結果。至終,在這卷書末了,當必要的修件履行之後,神的榮耀又歸回了。第二、我們要轉到新約來看這件事在經歷上的實際,也要來看我們如何逐日漸漸有分於神的榮耀,使召會—基督的身體得着建造,叫神在召會中得着榮耀。這樣,主就會在地上有一個家,然後他就要回到這地上來,並在地上彰顯祂的榮耀。
  榮耀的神向亞伯拉罕顯現並呼召他、吸引他,使他能跟從神;同樣的原則,神也用祂看不見的榮耀,呼召新約的信徒(徒七2,彼後一3)。榮耀的父是藉着許多兒子所彰顯的神。『榮耀的父』這名稱含示重生和彰顯;我們已經由神重生,是祂的彰顯。
  創世記三十五章七節有一個新的神聖名稱—『伊勒伯特利』,神家的神。在這裏,祂不再只是個人的神,乃是伊勒伯特利,就是團體身體的神,神家的神。榮耀是神的彰顯,建造是三一神團體的彰顯;因此,神的榮耀和神的建造是並行的,因爲召會作爲神的建造,乃是神團體的彰顯。
  在以西結四十三章一至七節,神的榮耀回到殿中。我們必須看見神渴望在地上得着之居所的異象,並領悟神的目標乃是建造。神心頭的願望乃是要在地上得着一個與人同住的居所;神救恩的目標乃是在地上建造祂的居所。四十三章七節:『這是我寶座之處,是我腳掌所踏之處,我要住在這裏,在以色列人中間,直到永遠。』寶座是爲着神的管理、行政和國度;主的腳掌是爲着祂在地上的行動。只有建造起來的召會纔能給主立埸,以執行祂的行政,並在地上的行動。
  因着殿中的偶像,神的榮耀就逐步退出,先離開殿,然後離開城,最後離開祂的百姓。主的榮耀離開,表徵神的顯現離開召會。耶和華的榮耀離開以色列,乃是神審判的結果。以西結在他早期的職事裏,看見主的榮耀離開殿;但在他晚期的職事裏,看見榮耀回到主的殿中。主的榮耀歸回,因爲神的殿建造完成(該二9)。
  在約翰福音裏,我們看見在神建造裏之神的榮耀。基督,那成了肉體的話,乃是充滿榮耀的帳幕和聖殿。基督爲父用神聖的榮耀所榮耀的結果,乃是父的家作爲神人二性擴大的宇宙合併。按照約翰十七章二十二節,信徒的一就是在神聖榮耀裏的一,爲着團體的彰顯神。
  以弗所三章啓示,神在召會裏得着榮耀。保羅禱告,求父照着祂榮耀的豐富加強衆聖徒;這含示神的榮耀可以作到聖徒裏面。在二十一節保羅說,『願在召會中,…榮耀歸與祂』;這含示神的榮耀作到聖徒裏面之後,又回到神那裏。
  新耶路撒冷一個顯着的特色,乃是有神的榮耀,有神的彰顯。我們已被命定要得這榮耀,並蒙召來得這榮耀。新耶路撒冷全城帶着神的榮耀,這榮耀就是神自己透過那城照耀出來。新耶路撒冷滿了神的榮耀,這件事的意思是神在這城裏得顯明。今天召會生活也該有神的榮耀,在這奇妙的神聖屬性上顯明且彰顯祂。
  我們要把自己更多擺在主的面前,使我們能有分於神家的建造,使神的榮耀能歸回。這意思是榮耀要進到我們裏面,浸透我們,並且透過我們,同着我們照耀出來。讚美主,願在召會中,榮耀歸與神。(黃志輝弟兄)

以西結書結晶讀經(二十三)聖地上的聖殿和聖城

  聖地豫表基督,聖地的結果乃是聖殿與聖城,聖殿與聖城豫表召會(結四七13,林前三16~17);召會是享受基督豐富的結果。以色列人藉着享受那地的豐富,就能建造聖殿作神在地上的居所,並建造耶路撒冷城,將神的國建立在地上;照樣,在基督裏的信徒藉着享受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被建造爲基督的身體,召會,就是基督的豐滿,祂的彰顯,也是神的居所與神的國。聖所,就是殿,乃是神的家,爲着祂的安息;城是神的國,爲着祂的權柄;二者豫表召會作神的家和神的國,要終極完成於永遠裏的新耶路撒冷。
  美地位於西面的地中海(結四七15),與東面的死海和約但河(18)之間。迦南地這塊高地被水圍繞,指明美地是被死圍繞;因此,美地豫表復活的基督,祂從死人中復起、被高舉;這也指明對基督的享受與祂的死極有關係—必須是在祂死的範圍、境界裏。
分地(結四八1~35)所描繪的這幅圖畫顯示,在復興的時候,從北邊的但(1),到南邊的迦得(27),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要享受基督,但他們與基督相距的遠近是不同的。衆支派與基督相距的遠近,由他們的重要性所決定;最重要的人是祭司,他們與基督最親近,並且他們維持百姓與主之間的交通;利未人與主的遠近居次,他們維持向主的事奉。然後是爲城作工的人,是第三等親近主的人,他們維持神的行政;此外,還有王室和君王,以及君王的職分。我們越享受基督,就越與祂親近;我們越與祂親近,我們在祂的定旨上就越重要。
  城有十二個門,其上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這城必是耶路撒冷;這城將是千年國的屬地部分,作復興的以色列與神的居所;作爲這樣的住處,這城豫表召會中的得勝者,並舊約中得勝的聖民,他們要成爲新耶路撒冷,在千年國的屬天部分,也就是諸天之國的實現裏,作神與得勝者相互的住處。
  以色列的歷史是召會歷史完滿的豫表。以色列歷史,開始於以色列在出埃及時團體的經歷逾越節,並要繼續直到主的第二次來,那時以色列要得復興,並要建造屬地的耶路撒冷。召會歷史也開始於逾越節,就是那被殺獻祭的基督,並要繼續直到千年國,那時得勝的聖徒要成爲屬天的耶路撒冷,就是新耶路撒冷。在一千年以後,屬天的耶路撒冷要擴大,成爲新天新地裏的新耶路撒冷,包括一切來自以色列和召會的贖民,作神的彰顯,並神和祂贖民在將來永遠裏相互的居所。
  在以西結書末了,神在聖地上得着聖殿(四十~四四)和聖城(四七~四八)。神住在殿內,也住在城中;在殿內,神與祂的百姓交通;在城中,神在祂百姓中間掌權;這指明在殿裏並在城裏,神已經從天降下,與人同住。殿和城豫表召會在今世作與神交通並爲神掌權的中心。召會作爲殿和城,是在基督這美地裏;在作爲殿和城的召會中,神得着祂的彰顯,神和祂的子民也彼此享受,相互滿足。召會作神的殿和神的城,要終極完成於新耶路撒冷,直到永遠。
  『從那日起,這城的名字必稱爲耶和華的所在。』(結四八35)『耶和華的所在』,事實上就是耶和華自己的同在,與祂所救贖、重生、變化並榮化之三部分人聯結、調和並合併在一起,成爲一個實體,就是偉大的團體神人;這團體的神人乃是神與人相互的住處,就是神在人裏,人在神裏的居所。藉着享受祂作恩典,作我們所享受的一切,宇宙中每一樣正面的事物,都要爲神在我們身上所作成的,使祂與我們成爲一個實體—新耶路撒冷這榮耀的城—而稱讚神。(鄭憲宗弟兄)

1 ... 51 52 53 54 55 ... 65